出自: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测量

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 、 、 。
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A、 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 x 轴为纵坐标轴,y 轴为横坐标轴 C、 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 东西方向为x 轴,南北方向为 y 轴
根据角度测量原理,水平角和竖直角的大小均与测量仪器的高度有关。 × √
.边长DMN=73.469m,方位角αMN=115°18′12″,则ΔXMN与ΔYMN分别为( )。 A、 +31.401m,+66.420m B、 +31.401m,-66.420m C、 -31.401m,+66.420m D、 -66.420m,+31.401m
什么叫水平角?什么叫竖直角?测量它们瞄准时有什么不同?
空间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称为这两条直线间的水平角。 × √
.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 绝对高程 B、 高差 C、 标高 D、 相对高程
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就越粗略。 × √
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 √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 任意假定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
.经纬仪盘左时,当视线水平,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向上仰起,读数减小。则该竖直度盘为顺时针注记,其盘左和盘右竖直角计算公式分别为( )。 A、 90°-L,270°-R B、 L-90°,270°-R C、 L-90°,R-270° D、 90°-L,R-270°
.测站点O 与观测目标A、B 位置不变,如仪器高度发生变化,则观测结果( )。 A、 水平角和竖直角都改变 B、 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不变 C、 竖直角改变、水平角不变 D、 水平角和竖直角都不变
什么叫后视点、后视读数?什么叫前视点、前视读数?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1.测绘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水准尺分划误差对读数的影响属于(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粗差 D、 其他误差
用望远镜观测中,当眼睛晃动时,如目标影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互移动现象称为视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B、 仪器轴系未满足几何条件 C、 人的视力不适应 D、 目标亮度不够
.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法:以图幅的( )编号法。 A、 西北角坐标值千米数 B、 西南角坐标值千米数 C、 西北角坐标值米数 D、 西南角坐标值米数
.利用高程为44.926m的水准点,测设某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0(45.229m),当后视读数为1.225m时,则前视尺读数为( )m时尺底画线即为 45.229m的高程标志。 A、 1.225 B、 0.303 C、 -0.303 D、 0.922
通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的作用在于削弱( )影响,还可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光透镜运行误差的影响。 A、 圆水准轴与竖轴不平行的误差 B、 十字丝横丝不垂直竖轴的误差 C、 读数误差 D、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按控制网的规模分有国家控制网、城市(厂矿)控制网、工程控制网。 × √
.在观测竖直角时,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能消除( )。 A、 视差 B、 视准差 C、 指标差 D、
.已知M点实地高程为39.651m,N点的设计高程为40.921m。当在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读得M尺上读数为1.561m,N尺上计数为0.394m,则N点处填挖高度为( )。 A、 挖0.103m B、 填0.103m C、 不填不挖 D、 填1.270m
1.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测站点O 与观测目标A、B 位置不变,如仪器高度发生变化,则观测结果( )。 A、 水平角和竖直角都改变 B、 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不变 C、 竖直角改变、水平角不变 D、 水平角和竖直角都不变
.公式( )用于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校核。 A、 f h =Σh B、 f h =Σh–(H终–H始) C、 f h= Σ往+Σ返 D、 f h =Σa -Σb
地形图
10.当经纬仪整平时,管水准轴与圆水准轴均处于水平位置。 × √
.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 A、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B、 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程 C、 水平角、竖直角和高程 D、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D、 仪器对中不准确的误差
大地水准面是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内部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 √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
多次观测一个量取平均值可减少系统误差。 × √
等高线的种类有 、 、 、 。
什么叫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那几种?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和高程有何影响?
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 L1=814.53m±0.05m,L2=540.60m±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 A、 L1比L2高 B、 L1比L2低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 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 B、 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 C、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央交点 D、 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中心
多次观测一个量取平均值可减少偶然误差。 × √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个真值已知的量进行多次观测,由于各观测值的真误差大小各不相同,故各观测值的精度亦不相同,其中真误差小的观测值比真误差大的观测值的精度高。 × √
自水准点M(HM=100. 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MA=+1. 021m。再由A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N=105. 121m),得 hAN=+4. 080m,则平差后的A点高程为( )。 A、 101. 029m B、 101. 013m C、 101. 031m D、 101. 021m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 A、 直接横穿相交 B、 近河岸时折向下游 C、 近河岸时折向上游与河正交 D、
水平角可用于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竖直角可用于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 √
边长DMN=73.469m,方位角αMN=115°18′12″,则ΔXMN与ΔYMN分别为( )。 A、 +31.401m,+66.420m B、 +31.401m,-66.420m C、 -31.401m,+66.420m D、 -66.420m,+31.401m
12.消除视差的正确方法是( )。 A、 调节目镜 B、 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 C、 目镜和物镜都需重新对光 D、
既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又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和地物注记等四种。地貌符号为( )。 A、 不同深度的颜色 B、 晕滃线 C、 等高线 D、 示坡线
微倾式水准仪的精平指的是( )。 A、 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B、 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C、 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用微倾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往返丈量120m的距离,要求相对误差达到1/10000,则往返较差不得大于( )m。 A、 0.048 B、 0.012 C、 0.024 D、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