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0[单选题,3.7分]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D.过定位
21[多选题,3.7分] 属于夹具组成部分的是( )。 A.定位元件及装置 B.刀具 C.加紧元件及装置 D.机床传动元件 E.夹具体
[多选题,3.7分] 夹具夹紧力的确定应考虑( )。 A.夹紧力的方向 B.夹紧力的大小 C.夹紧力的移动 D.夹紧力的作用点 E.夹紧力的转动
[多选题,3.7分] 工件通过孔定位的定位方式有( )。 A.定位销定位 B.定位套定位 C.心轴定位 D.锥销定位 E.V形铁定位
[多选题,3.7分] 夹具的作用有 ( ) A.保证加工精度 B.缩短辅助时间 C.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D.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E.降低生产成本
[多选题,3.7分] 能够完全保证加工质量的定位现象是(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欠定位 D.过定位 E.超定位
[多选题,3.7分] 在夹具中常用的夹紧机构有( )。 A.蜗轮蜗杆夹紧机构 B.斜楔夹紧机构 C.螺旋夹紧机构 D.弹簧夹紧机构 E.铰链夹紧机构
[多选题,3.8分] 定位误差包括 ( ) A.因基准不重合带来的误差 B.因间隙引起的误差 C.夹具的安装带来的误差 D.夹紧带来的误差 E.夹具本身的制造误差
[单选题,4分] 如果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多个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依靠( )来保证。 A.夹具的定位精度 B.夹具的加紧力的大小 C.对刀元件的精度 D.机床的精度
[单选题,4分] 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 A.主运动方向 B.进给运动方向 C.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D.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
[单选题,4分] 丝杠时,产生内螺距误差的原因是( )。 A.机床主轴径向跳动 B.机床主轴轴向窜动 C.刀具热伸长 D.传动链误差
[单选题,4分] 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 )。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B.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C.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 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单选题,4分] 机床的制造误差是( )。 A.定位误差 B.安装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单选题,4分] 在用试切法获得工件尺寸,进给机构在微量进给时,会出现( )。 A.测量误差 B.爬行误差 C.安装误差 D.调整误差
[单选题,4分] 在车削细长轴时,极易引起工件的弯曲变形,这时可以采用( )。 A.小进给量、大主偏角车刀 B.大进给量、小主偏角车刀 C.小进给量、小主偏角车刀 D.大进给量和大主偏角车刀
[单选题,4分] 车床热变形的主要热源是( )。 A.床头箱 B.刀架 C.尾架 D.床身
9[单选题,4分] 在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中,( )适于大批量生产如齿轮齿形的加工。 A.轨迹法 B.成形法 C.试切法 D.展成法
[单选题,4分] 据统计,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于工艺系统热变形所产生的误差常占加工误差的( )。 A.10-20% B.20-30% C.40-70% D.80-90%
11[单选题,4分] 在下列切削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 A.车外圆 B.铣平面 C.铰孔 D.磨内圆
[单选题,4分] 在大批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 A.试切法 B.调整法 C.成形运动法 D.划线找正安装法
3[单选题,4分]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最大的原因是( )。 A.工件刚度不足 B.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C.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D.导轨扭曲
[单选题,4分] 在切削力作用下,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位置不同,使各点系统刚度、变形不同而引起工件的( )。 A.形状误差 B.位置误差 C.精度误差 D.定位误差
15[单选题,4分] 机床传动链的精度就是机床的( )。 A.运动精度 B.几何精度 C.定位精度 D.传动精度
[多选题,4分]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和途径有( )。 A.直接消除或减小原始误差 B.补偿或抵消原始误差 C.转移变形 D.误差转移 E.选择精密量具
[多选题,4分]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 )。 A.原理误差 B.安装误差 C.夹具的制造精度 D.工件的受力变形 E.机床的受热变形
18[多选题,4分] 工艺系统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对工件精度的影响因素有( )。 A.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 B.机床的几何精度 C.导轨的变形 D.夹具的制造精度 E.刀具的磨损
[多选题,4分] 工艺系统的热源来自( )。 A.切削热 B.自发热 C.摩擦热 D.环境温度 E.辐射热
0[多选题,4分]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 ( ) A.试切法 B.调整法 C.定尺寸刀具法 D.轨迹法 E.自动控制法
[多选题,4分] 工艺系统包括( )。 A.机床 B.夹具 C.工件 D.切削速度 E.刀具
[多选题,4分]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 ) A.轨迹法 B.成形法 C.转移变形 D.展成法 E.自动控制法
[多选题,4分] 工艺系统的热平衡是 ( ) 升温达到某一数值时,单位时间内散出的热量便与热源传入的热量趋于相等。 A.工件 B.切削用量 C.刀具 D.环境温度 E.机床
24[多选题,4分] 根据一批工件中误差出现的规律,可将误差分为 ( ) A.系统性误差 B.假设性误差 C.加工性误差 D.随机性误差 E.接触性误差
[多选题,4分] 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有 ( ) A.接触面间的接触变形 B.连接加紧力的影响 C.摩擦力 D.间隙的大小 E.部件中的个别薄弱环节
[单选题,12.5分]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就是指表面的( )。 A.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B. 微观几何位置误差 C.微观几何应力变化 D.微观几何加工硬化
[单选题,12.5分] 在车削加工时,要获得低的表面粗糙度,切削速度必须( )。 A.逐渐的增大 B.逐渐的减小 C.很低或很高 D.中等
[单选题,12.5分]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大,其耐疲劳强度( )。 A.越高 B.越低 C.先高后低 D.无影响
[单选题,12.5分] 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 A.越大 B.越小 C.先小后大 D.不影响
[单选题,12.5分] 工件材料的性能对表面层硬化的影响是,材料的( )越大,切削后加工硬化越严重。 A.强度 B.脆性 C.塑性 D.硬度
6[多选题,12.5分] 零件的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有 ( ) A.对耐磨性的影响 B.对耐疲劳强度的影响 C.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D.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E.对配合精度的影响
[多选题,12.5分] 形成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 ) A.几何不平度 B.微观不平度 C.表面振痕 D.表面振痕 E.机床的受热变形
[多选题,12.5分]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物理因素有 ( ) A.切削用量 B.工件材料 C.冷却润滑液 D.夹具的制造精度 E.工艺系统的振动
[简答题,5.2分] 刀具的磨损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哪些?
[简答题,5.2分] 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基本性能?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
切削力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简述这三个分力的作用。
[名词解释题,5.2分] 前角:
[名词解释题,5.2分] 切削运动:
[名词解释题,5.2分] 切削温度
[名词解释题,5.2分] 刀具寿命(刀具耐用度):
[名词解释题,5.2分] 后角:
[填空题,5.2分] 粗车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切削用量选择应是( )、 大的进给量、中等适度的切削速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