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统计学

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 (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 (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 (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涵义 (B)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 (C)指标结构必须完整 (D)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 (E)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 (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 (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 (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
运用于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口总数 (B)商业网点密度 (C)产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总产值 (E)进出口总额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 (A)环比法 (B)定基法 (C)方程式法 (D)算术平均法 (E)几何平均法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同度量作用 (B)比较作用 (C)稳定作用 (D)权数作用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年末人口数 (B)年新增人口数 (C)月末库存量 (D)月商品销
如果某一月份或季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该期的季节指数应()。 (A)大于 1 (B)等于 1 (C)大于或小于 1 (D)等于 0
如果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动按某个常数增加或减少,则适合的预测方法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线性模型法 (D)指数模型
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y=280-1.75x ,回归系数β1=-1.75 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年时间 (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每增加1.75 个单位
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A)-0.86 (B)0.78 (C)1.25 (D)0
从两个总体中分别抽取 n1=7t 和 n2=6 的两个独立随机样本。经计算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 表: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7.50 1 A 3.15 0.10 4.84 组间 26.19 11 B 总计 33.69 12 表中“A”单元格和“B”单元格内的结果是() 。 (A)6.50 和 1.38 (B)7.50和 2.38 (C)8.50 和 3.38 (D)9.50和 4.38
一项研究发现, 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 在 2005 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 随机抽取 120 新车主中有 57 人为女性,在a=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 2005年新车主中 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H0:π≤40%,H1:π>40%, 检验的结论是()。 (A)拒绝原假设 (B)不拒绝原假设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 (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绝原假设
在一项对学生资助贷款的研究中,随机抽取 480名学生作为样本,得到毕业前的平均欠 款余额为 12168,标准差为 2200。则贷款学生总体中平均欠款额 95﹪的置信区间为()。 (A)(11971,12365) (B)(11971,13365) (C)(11971,14365) (D)(11971,15365)
某大型企业要提出一项改革措施,为估计职工中赞成该项改革的人数的比例,要求估计 误差不超过 0.03,置信水平为90﹪,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A)552 (B)652 (C)752 (D)852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标准差是 10 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 布,成绩在 70~90 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95﹪ (B)89﹪ (C)68﹪ (D)99﹪
如果峰态系数 k<0,表明该组数据是()。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 3,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3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 (C)等于3倍的平均数 (D)等于3倍的标准差
下面的哪个图形适合于描述一个变量同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重叠散点图 (B)箱线图 (C)雷达图 (D)条形图
当数据量比较小时,适合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到商场购物停车变得越来越困难,管理人员希望掌握顾客找到停车位的平均时间。为此, 某个管理人员跟踪了 50 名顾客并记录下他们找到车位的时间。这里,管理人员感谢兴趣的 总体是()。 (A)管理人员跟踪过的 50名顾客 (B)上午在商场停车的顾客 (C)在商场停车的所有顾客 (D)到商场购物的所有顾客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D)利用图表等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图形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从一个果园中采摘 36 个橘子,利用这 36 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 重量 (C)一个城市在1 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随机抽取100 名大学生,计算出他们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 50 名 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直方图与茎叶图的区别之一,就是直方图更适合于描述()。 (A)小批量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B)大批量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C)分类数据的分布 (D)顺序数据的分布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 80 分,标准差是 5分。假设新 员工得分的分布是未知,则得分在 65~95 分的新员工至少占()。 (A)75﹪ (B)89﹪ (C)94﹪ (D)95﹪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是指() (A)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D)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
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 60 小时,标准差为 4 小时,如果从中随机抽取 50 只灯 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 4 小时 (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 60 小时 (D)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60 小时
在置信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缩小置信区间,则()。 (A)需要增加样本量 (B)需要减少样本量 (C)需要保持样本量不变 (D)需要改变统计量的抽样标准差
一种饮料的灌装量是一定的,装填时误差不能过大,随机抽取 20 灌饮料得到装填的标 准差为 0.07升。用 95﹪的置信水平得到总体装填量标准差σ的置信区间为()。 (A)(0.0028,0.0105 ) (B)(0.028,0.105) (C)(0.28,1.05) (D)(2.8,10.5)
从正态总体中抽取一个 n=20 的随机样本,得到样本标准差为 s=5,总体标准差的 95﹪的 置信区间为()。 (A)1.8≤σ≤5.3 (B)2.8≤σ≤6.3 (C)3.8≤σ≤7.3 (D)4.8≤σ≤8.3
根据两个随机样本,计算得到S1^2=1.52,S2^2=5.90, 要检验假设H0:σ1^2/σ2^2≥1,H1:σ1^2/σ2^2<1则检验统计量的 F 值为()。 (A)1.88 (B)2.88 (C)3.88 (D)4.88
组间误差反映的是各样本数据之间的差异,它() 。 (A)只包括随机误差 (B)只包括处理误差 (C)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处理误差 (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处理误差
下面是一个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SS df MS F 组间 24.7 4 C E 组间 A B D 总计 62.7 34 表中 A,B,C,D,E5个单元格内的数据分别() (A)38,30,6.175,1.267,4.87 (B)37.7,29,6.175,1.257,4.91 (C)38,30,6,175,1.267,4.87 (D)27.7,29,6.175,1.257,4.91
残差平方和 SSE 反映了 y 的总变差中()。 (A)由于 x与 y 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 y 的变化部分 (B)除了 x对 y 的线性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 变差的影响 (C)由于 x与 y 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 y 的变化部分 (D)由于 x与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 y 的变化部分
如果误差项ε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那么在标准化残差图中,大约有95℅的标准化残 差落在()。 (A)-2~+2 之间 (B)0~1 之间 (C)-1~+1 之间 (D)-1~0 之间
移动平均法适合于预测()。 (A)只含有随机波动的序列 (B)含有多种成分的序列 (C)含有趋势成分的序列 (D)含有季节成分的序列
.如果时间序列适合拟合趋势方程Y1=b0+b1t,这表明该序列()。 (A)各期观测值按常数增长 (B)各期观测值按指数增长 (C)各期增长率按常数增长 (D)各期增长率按指数增长
如果某一月份的商品销售额为 84 万,该月的季节指数等于 1.2,在消除季节因素后该月 的销售额为()。 (A)60 万 (B)70万 (C)90.8 万 (D)100.8 万
对某一时间序列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Y1=b0+b1t,如果b1=0,则表明该序列()。 (A)没有趋势 (B)有上升趋势 (C)有下降趋势 (D)有非线性趋势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Y1=b0+b1t ,若 b1为负数,表明该现象随着时间推移 呈现为()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趋势 (D)随机波动
指数平滑法得到的 t+1 期的预测值等于()。 (A)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 t+1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B)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 t 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C)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 t+1期实际观察值的加权平均值 (D)t+1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 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了 0.87,且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 (A)高度相关 (B)中度相关 (C)低度相关 (D)极弱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