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无机化学

4.下列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渗透方向正确的是() A.0.5mol/L的NaCl溶液 → 2mol/L的蔗糖溶液B.3mol/L的蔗糖溶液 → 3mol/L的葡萄糖溶液 C.0.1mol/L的KCl溶液 ← 0.1mol/L的CaCl2溶液 D.50 g/L的葡萄糖溶液 = 50g/L的蔗糖溶液 E.0.3mol/L的NaHCO3溶液 → 0.3mol/L的蔗糖溶液
4.下列哪一种溶液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 ) A.90 g.L-1氯化钠 B.100g.L-1葡萄糖 C.50 g.L-1葡萄糖 D.生理盐水和等体积的水的混合液 E.12.5g/LNaHCO3溶液
4.区别溶液和溶胶的简单方法是( )A. 加入一种溶质 B. 加水 C. 过滤 D .丁铎尔现象 E. 都可以
4.下列各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渗透由左向右进行的是( )A. 0.1mol/L NaCl │ 0.1mol/L CaCl2 B. 0.1mol/LCaCl2 │ 0.3mol/L葡萄糖 C. 0.2mol/L葡萄糖 │ 0.1mol/LNaCl D. 0.2mol/LNaCl │ 0.1mol/LCaCl2 E.0.2mol/L葡萄糖 │ 0.2mol/L蔗糖
4.溶胶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胶粒带同性电荷 B.胶粒具有布朗运动 C.具有丁铎尔现象 D.胶团周围具有水化膜 E.胶粒能发生扩散
4.下列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渗透方向正确的是()A.2mol/L的KCl溶液 = 2mol/L的蔗糖溶液B.2mol/L的蔗糖溶液 → 2mol/L的葡萄糖溶液 C.0.2mol/L的NaCl溶液 ← 0.1mol/L的CaCl2溶液 D.5%的葡萄糖溶 → 5%的蔗糖溶液 E.0.15mol/L的NaHCO3溶液 → 0.2mol/L的蔗糖溶液
4.与19g/L乳酸钠溶液是等渗溶液的是( ) A.2mol/L的KCl溶液 B.50g/L的葡萄糖溶液 C.90g.L-1氯化钠溶液 D.0.1mol/L的CaCl2溶液 E.0.5mol/L的NaHCO3溶液
4.下列溶液与血浆相比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50ml生理盐水中加等体积的50g/L葡萄糖溶液 B.1L溶液中含NaCl9g,葡萄糖50g C.100ml 200g/L葡萄糖溶液中加水至500ml D.100ml 112g/L乳酸钠溶液中加水至500ml E.100ml12.5g/L碳酸氢钠溶液中加水至500ml
4.下列因素中,与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无关的是() A.溶质的本性 B.溶液的温度 C.溶液的浓度 D.单位体积中溶质的质点数 E.溶液的体积
4.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小的是()A.生理盐水B.42g•L-1 NaHCO3 加等体积水 C.1g•L-1 NaCl溶液D.0.1mol•L-1 CaCl2溶液 E.0.5mol•L-1葡萄糖溶液
4.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由此可计算出与血液具有同样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 A.0.15mol•L-1B.0.30mol•L-1C.3.0×10-4mol•L-1D.30mol•L-1 E.0.45mol•L-1
4.用半透膜将0.02 mol•L-1蔗糖溶液和0.02 mol•L-1 NaCl溶液隔开时,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水分子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B.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C.互不渗透D.不确定 E.A、B都可能发生
4.下列溶液中与血浆等渗的溶液是() A.100g•L-1 葡萄糖B.90 g•L-1 NaCl溶液C.9g•L-1 NaCl溶液D.50g•L-1 蔗糖溶液E.125g•L-1 碳酸氢钠溶液
4.等渗溶液应是()A.同一温度下,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C.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 D.同一温度下的两种溶液E.同一温度下,渗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
4.将红细胞分别置于0.085 mol•L-1 NaCl溶液和0.556 mol•L-1 葡萄糖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细胞内液为高渗,0.085 mol•L-1 NaCl溶液为低渗 B.红细胞内液为高渗,而0.556 mol•L-1 葡萄糖溶液为低渗C.红细胞内液和0.085 mol•L-1 NaCl溶液均为等渗D.红细胞内液为低渗,而0.085 mol•L-1 NaCl溶液为高渗E.红细胞内液和0.556 mol•L-1 葡萄糖溶液为等渗
下列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渗透方向正确的是()A.2mol/L的KCl溶液 = 2mol/L的蔗糖溶液B.0.5mol/L的CaCl2溶液 → 0.5mol/L的NaCl溶液 C.0.2mol/L的葡萄糖溶液 ← 0.1mol/L的蔗糖溶液 D.50g/L的葡萄糖溶液 → 50g/L的蔗糖溶液 E.0.5 mol/L的NaCl溶液 → 0.5 mol/L的葡萄糖溶液
5.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容器为 () A.烧杯 B.容量瓶 C.量杯 D.试剂瓶 E.量筒
5.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 A.量杯 B.吸量管 C.量筒 D.容量瓶 E.烧杯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B.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C.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D. 基元反应都是零级反应。
5.若有一基元反应,X+2Y=Z,其速度常数为k,各物质在某瞬间的浓度:Cx =2mol·L-1 Cy =3mol·L-1 Cz =2mol·L-1 ,则v为( ) A. 12k B. 18k C. 20k D. 6k
5.有基元反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B. 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加一倍,都将使反应速度增加一倍 C. 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度也将减半D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增大一倍,则反应速度增大两倍,
5.已知2A+2B=C,当A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2倍,当B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4倍,总反应为( )级反应. A. 1 B. 2 C. 3 D. 0
5.氨在金属钨表面分解,当氨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没有变化,则该反应属( )级反应,A. 0 B. 1 C. 2 D. 无法判断
5.已知:2NO+2H2=N2+2H2O,当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1/8,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A. 1 B. 2 C. 3 D. 0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C. 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少。D. 反应的活化能太小,单位时间内几乎无有效碰撞。
5.某一反应的活化能为65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A. 65kJ·mol-1 B. -65kJ·mol-1 C. 0 D. 无法确定
关于活化能的叙述正确的为( )A. 活化能是活化配合物具有的能量。B.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C.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D.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数值相等,符号相似。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B. 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C. 催化剂不参与反应。D. 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5.一反应物在某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为35%,若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正催化剂,则它的转化率将( ) A. 大于35% B. 等于35% C. 小于35% D. 无法判知
5.反应A+B=AB的活化能是Ea,加入催化剂K后,反应历程发生变化,A+K=AK,活化能为E1, AK+B=AB+K,活化能为E2,(Ea>E2>E1)则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为( )A. E1 B. E2 C. E1+E2 D. E1-E2
5.加入正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高。B.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总数增多。 C.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D.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能降低。
5.下列关于催化剂具有的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改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度。B. 能改变由热力学确定的可行反应的反应速度。 C. 催化剂有选择性,一种催化剂仅对某些反应有催化作用。D. 某些物质也可以使催化剂中毒。
6.使用质量作用定律的条件是( )A. 变温下发生的基元反应 B. 变温下发生的非基元反应C. 恒温下发生的基元反应 D. 变温下发生的基元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度常数的大小,表示反应速度的大小B.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 C. 反应级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大D. 由反应速度常数的单位,可推知反应级数
5.有基元反应,A+B=C,当反应物浓度都是2.0mol·L-1 时,反应速度为0.1mol·L-1 S-1 当〔A〕=0.10mol·L-1 ,〔B〕=0.50mol·L-1 时,反应速度为( ) A. 2.5×10-5mol·L-1 ·S-1 B. 1.25×10-3mol·L-1 ·S-1 C. 1.25×10-4mol·L-1 ·S-1 D. 2.5×10-4mol·L-1 ·S-1
5.下列哪一个反应的Kc和Kp的数值相等( ) A. 3H2(g)+N2(g)=2NH3(g)B. H2(g)+I2(g)=2HI(g) C. CaCO3(s)=CaO(s)+CO2(g)D. 2F2(g)+2H2O(l)=2HF(g)+,O2(g)
已知: 2SO2+O2=2S3反应达平衡后,加入V2O5催化剂,则SO2的转化率(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6.正反应能自发进行和反应达平衡的条件分别为( ) A. Qp>Kp,△G<0 B. Qp>Kp,△G>0C. Qp<Kp,△G<0 D. Qp<Kp,△G>0
6.醋酸铵在水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NH3+H2O NH4+ + OH- -------K1 HAc+H2O Ac- + H3O+-------K2 NH4+ + Ac- HAc + NH3-------K3 2H2O H3O + OH- --------K4 以上四个反应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K3=K1K2K4 B. K4=K1K2K3C. K3K2=K1K4 D. K3K4=K1K2
6.可逆反应,C(s)+H2O CO(g)+H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 D. 升高温度使V正增大,V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6.下列因素对转化率无影响的是( ) A. 温度 B. 浓度 C. 压力(对气相反应) D. 催化剂
6.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反应温度相同,反应: (1) mA + nB pC (2) X+2YZ对A和X而言,转化率大的是( ) A. X>A B. A>X C. X=A D. 无法确定
6.反应: A(g)+B(s) C(g),在400K时,平衡常数Kp=0.5.当平衡时,体系总压力为100kPa时,A的转化率是( ) A. 50% B. 33% C. 66% D. 15%
6.已知反应N2O4(g)→2NO2(g)在873K时,K1=1.78×104,转化率为a%,改变条件,并在1273K时,K2=2.8×104,转化率为b%(b>a),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1273K时的转化率大于873K时的,所以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于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此反应的△H>0 C. 由于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此反应的△H<0D. 由于温度不同,反应机理不同,因而转化率不同
6.在276K时反应: CO(g)+H2O(g) CO2(g)+H2(g)的Kc=2.6,当CO(g)与H2O(g)的浓度(mol·L-1)以何种比例(与下列各组数据接近的)混合时,可得到90%的CO的转化率( ) A. 1:1 B. 1:2 C. 1:4 D. 1:5
6.对于反应: C(S)+H2O(g) CO(g)+H2(g), △H>0,为了提高C(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多加入C(S) B. 降低反应温度C. 增大体系的总压力 D. 增大H2O(g)的分压
6.下列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SO2(g)+O2(g) 2SO3(g).△H=-200kJ·mol-1,欲提高平衡常数Kc的值,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 B. 增大压力C. 加入氧气 D. 加入催化剂
6.下列关于催化剂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 A. 可以加速某些反应的进行 B. 可以抑制某些反应的进行C. 可以使正逆反应速度以相等的速度加快 D. 可以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6.在NH3.H2O溶液中加入NH4Cl后会使NH3.H2O的电离度(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6.已知下列弱酸的pKa:HAc=4.75,H2PO4ˉ=7.21, HCO3ˉ=10.25,NH4+=9.25,配制pH=5的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HAc-NaAc B NaH2PO4-Na2HPO4 C NaHCO3--Na2CO3 D NH3-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