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交通大学化工热力学
关于活度和活度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偏摩尔性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关于制冷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做功和加热本领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述说法哪些不正确?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
1MPa= 106Pa= 10bar= 9.8692atm-750062 mmHg. ( )
EOS法只能用于高压相平衡计算, EOS +γ法只能用于常减压下的汽液平衡计算。( )
yk1的体系的恒沸点勍最低温度恒沸点。( )
纯物质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汽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纯物质的平衡汽化过程,摩尔体积、焓、热力学能、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均大于零。( )
纯物质的汽液平衡常数K等于1。( )
纯物质逸度的完整定义是, 在等温条件下, dG=RTdInf。( )
纯物质由蒸汽变成液体,必须经过冷凝的相变化过程。( )
当P- 0时,f/P→∞。( )
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励时,纯物质就以液态存在。( )
冬天,使室温由10°C升至20°C ,空调比电加热器更省电。()
对不可逆绝热循坏辻程,由于其不可逆性,孤立体系的总熵変大于0。()
对于负偏差体系,液相的活度系数总是小于1。( )
对于混台物体系,偏离函数中参考态是与研究态同温. 同组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物。( )
对于理想溶液,所有的混合过程性质变化均为零。( )
对于理想溶液所有的超額性励均为零。( )
对于由纯物质形成理想溶液时,体积和焓的混合性质变化等于0。()
"対于纯物质, 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相同的(相同不同) ; 一定温度下的泡点与露点,在P- T圄是重疊的(疊/分幵) ,而在P-V图上是分开的(重疊/分开) ,泡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液相线,露点的轨迹称为炮和汽相践,垉和汽、液相銭与三相銭所包風的区域称为汽液共存区。純物貭汽液平衡时,压力称为蒸汽压, 温度称为沸点。( ) "
二元共沸物的自由度为2。()
二元完全理想体系中i组份的汽液平衡比Ki=Pis/P。( )
非均相封困系统中的毎一相在平衡前都可以看作是均相敞开系統 ,在相平衡后各項都交成了均相封困系統。( )
给冷流体T2加热至预定的工艺温度,采用换热器迸行间接传热,当热流体温度T 1減小,即传热温差( T1-T2 )减小,则流体有效能的损失减小。( )
混合物汽液相图中的泡点曲线表示的是饱和汽相,而露点曲线表示的是饱和液相。( )
活度系数的数値取决于真突溶液的性貭,与标准态的选择性无关。( )
活度系数模型参数从恒沸物平衡数据和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数据推算。( )
可以通过实验、査数据、蒸汽圧方程、经验公式、状态方程等方法获得。( )
理想功Wid是指体系的状志变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以完全可逆过程迸行吋,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功或者必须消耗的最小功,因此理想功就是可逆功,同吋也是的负値。( )
理想气体的状志方程是PV=RT ,若其中的圧力P用逸度f代替后就成为了真实流体状志方程。( )
理想系统的汽液平衡K等于1. ()
能满足热力学一致性的汽液平衡数据就是高质量的数据。 ( )
普遍化三参数求取圧缩因子z的方法有普维法和普圧法两种,在V22吋,虚采用普压法。( )
普适气体常数R= 8.314MPacm3m0-1K-1=83. 14bar cm3 mol-1 K-1= 8.314J mo-1 K-1 =1.980cal mo-1K-1。( )
热泵可以提高热能的温度,其原理采用某工质,使其在低于坏境的温度下蒸发,即从环境吸入热量,再压缩到较高压力,在高于环境温度下冷凝放热,达到供热的目的。( )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热力学来源于实践一 生产实践及科研实践,但它同时又高于实践,热力学的一 致性原则, 常可考直(验)出科研或实践中引出的错误认识并加以纠正。( )
三参数普遍化方法中,第二维里系数B与偏心因子w的美系是: B=B0+wB1. ( )
损失功与孤立体系的总熵变有关,总熵变越大,损失功越大,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体系的不可逆性。()
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是相同的,且等于沸点。( )
以Lewis - Randal定则为基础,其标准态逸度f0为溶液温度和历下所对应的纯组份的逸度f。( )
逸度系数也有归一化问题。( )
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尓体枳-定小于同温同圧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尓体枳,所以,理想气体的圧缩因子Z=1 , 奕咏气体的圧缩因子Z<1。( )
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一定小于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所以,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1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由于邻二甲苯与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结构、性质相近,因此它们混合时会形成理想溶液。( )
由于偏离函数是两个等温状态的性质之差,故不可能用偏离函数来计算性质随着温度的变化。(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