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继教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关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叙述错误的是( )。(1.0)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 B、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 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是( )。(1.0)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C、 复兴中国古代的传统政治制度 D、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列属于苏联模式“八重八轻”的内容是( )。(1.0) A、 重政治轻经济 B、 重积累轻消费 C、 重速度轻效益 D、 以上都是
在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中,存在哪些问题?( )(1.0) A、 要求过急 B、 工作过粗 C、 改变过快 D、 以上都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 )提出的。(1.0) A、 十八大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教育总结大会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1.0)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中国革命的理论原则 C、 中国建设的理论原则 D、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实事求是的“实事”指的是( )。(1.0) A、 研究 B、 思想 C、 客观事物 D、 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0) A、 毛泽东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列宁主义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的是( )(1.0) A、 经济决策的权力高度集中 B、 企业所有生产活动按照国家计划进行 C、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实现的 D、 市场对经济活动基本不起调节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不包括( ) 。(1.0) A、 实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B、 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C、 抓住机遇、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深化改革对当今中国可有可无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1.0) A、 基础性 B、 决定性 C、 辅助性 D、 边缘性
社会演进阶段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其中升平世这个阶段指的是( )。(1.0) A、 温饱 B、 乱世 C、 小康 D、 大同
以下( )不属于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所需要做到的方面。(1.0) A、 坚持全国一盘棋 B、 健全体制机制 C、 鼓励军队自由经商 D、 强化战略规划
以下关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1.0) A、 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革命特点与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决定的 B、 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C、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视角、多层次 D、 毛泽东思想套用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所有观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 )。(1.0)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开创和发展了( )。(1.0)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 )的概念。(1.0) A、 “世界是平的 ” B、 “地球村” C、 可持续发展 D、 和平与发展
毛泽东发表的长篇论文( ),是他第一次公开赞颂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1.0) A、 《庶民的胜利》 B、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 《民众的大联合》
以下各项中,对“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理解不正确的是( )。(1.0) A、 设计构想理念不同 B、 根本目的不同 C、 参与国家相同 D、 参与国的国际地位不同
( )年,28岁的毛泽东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1.0) A、 1919 B、 1911 C、 1921 D、 1922
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在( )年提出的。(1.0) A、 1976 B、 1977 C、 1978 D、 1979
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指的是( )。(1.0)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改革开放理论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三个有利于
“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是( )对毛泽东的评价。(1.0) A、 邓小平 B、 埃米略·希尔 C、 尼克松 D、 习近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坚持以( )为本。(1.0) A、 物质 B、 人 C、 自然 D、 传统
《论十大关系》中不包括( )。(1.0) A、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南方和北方的关系 D、 是非关系
“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中的“中间”是指( )。(1.0) A、 无产阶级 B、 大地主 C、 大资产阶级 D、 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 )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1.0) A、 罢工运动 B、 革命斗争 C、 统一战线 D、 党的建设
以下各项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理解不正确的是( )。(1.0) A、 全球化使得人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可能永远建立在一些国家富裕一些国家贫困的基础上 B、 体现了当今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精神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国的责任,与小国无关 D、 为当前的全球经济、政治难题提供中国智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1.0)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当下,我们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核心地位,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1.0) A、 中国共产党有9000余万党员及460多万个基层组织 B、 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较大 C、 社会利益多元化,易受到各种思潮影响 D、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1.0) A、 大干快上,赶美超英 B、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慢一点,稳一点
毛泽东思想是围绕着( )展开。(1.0) A、 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如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 C、 中国革命和建设 D、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针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重性所采取的方针是( )。(1.0) A、 既利用又限制 B、 只利用不改造 C、 不利用需改造 D、 不利用不限制
党的执政能力内涵包括( )。(2.0) A、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C、 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D、 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关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 A、 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 B、 这个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 与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差距 D、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来自( )。(2.0)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下列关于“四个伟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2.0) A、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 B、 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C、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辉煌的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 D、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
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主要有几大中国式难题?( )(2.0) A、 存在着利益“铁藩篱” B、 存在着“制度天花板” C、 存在着社会流动的“堰塞湖” D、 存在着价值观上的“毒雾霾”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2.0) A、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B、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D、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以下( )政治制度。(2.0)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都曾经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提出各自阶级的畅想。(2.0) A、 农民阶级 B、 封建地主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包括( )。(2.0) A、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四个新境界”,分别是( )。(2.0) A、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B、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C、 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D、 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
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依据和理由有( )。(2.0) A、 基于对中国落后的现实国情的认识 B、 基于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C、 基于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认识 D、 借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新经济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2.0)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是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不是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B、 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C、 国际环境不容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我国提高和改善民生的路径包括( )。(2.0) A、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 抓好就业工作 C、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D、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包括( )。(2.0) A、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B、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C、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D、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具有哪几个方面的要素?()(2.0) A、 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 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C、 它由中国人民大众提出 D、 它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国情
以下哪些人是地主阶级改革梦的主要代表?( )(2.0) A、 洪秀全 B、 林则徐 C、 魏源 D、 孙中山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是( )。(2.0)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造和利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