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钢结构工程

钢板梁桥纵向联结系的作用是什么?
你设计的吊车梁截面形式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各由截面哪部分承担?
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根据接头设计承载力的不同要求,有哪三种设计方法分别作简要描述
《门规》(CECS102:2002)对门式刚架结构中屋面檩条的拉条设置是如何规定的?
什么叫做钢屋架的翻身扶直?翻身扶直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搭接连接中,为了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较薄焊件厚度的(  ) (A) 5倍 (B) 10倍 (C) 15倍 (D) 20倍
简述药皮焊条手工电弧焊原理。
什么是特殊镇静钢?
焊接残余应力
热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比较铸钢与轧制钢材的性能特点?
GB50017—2003推荐承重结构宜采用哪四种钢材?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  (A) 承载力低,变形大 (B) 承载力高,变形大 (C) 承载力低,变形小 (D) 承载力高,变形小
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 时,螺栓的抗剪和承压设计承载力均应降低,以防止 () (A) 中部螺栓提前破坏 (B) 端部螺栓提前破坏 (C) 螺栓受弯破坏 (D) 螺栓连接的变形过大
为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在杆件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杆件截面的形式应使其面积分布(  ) (A) 尽可能集中于截面的形心处 (B) 尽可能远离形心 (C) 任意分布,无影响 (D) 尽可能集中于截面的剪切中心
梁整体失稳的方式为(  )  (A) 弯曲失稳 (B) 剪切失稳 (C) 扭转失稳 (D) 弯扭失稳
验算组合梁刚度时,荷载通常取(  ) (A) 标准值 (B) 设计值 (C) 组合值 (D) 最大值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宜采用 () (A) 焊接连接 (B) 普通螺栓连接 (C)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D)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
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单向压弯构件,若弯矩作用在强轴平面内而使构件绕弱轴弯曲,则此构件可能出现的整体失稳形式是( ) (A) 平面内的弯曲屈曲 (B) 扭转屈曲 (C) 平面外的弯扭屈曲 (D) 平面内的弯曲屈曲或平面外的弯扭屈曲
关于钢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筑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 (B) 钢材的耐腐蚀性很差 (C) 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防火性 (D) 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高层和大跨结构
钢材屈服点fy的高低反应材料( ) (A) 受静荷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B) 受静荷时的最大变形能力 (C) 受动荷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D) 受静荷时发生塑性变形前的承载能力
在三向正应力状态下,当出现下列何种情况时,钢材易发生脆性破坏( )  (A) 异号应力,且应力差较小 (B) 异号应力,且应力差较大 (C) 同号拉应力,且应力差较小 (D) 同号拉应力,且应力差较大
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hfmin≥1.5 ,最大焊脚尺寸hfmax≤1.2t1,式中的t1和t2分别为( )  (A) t1为腹板厚度,t2为翼缘厚度 (B) t1为翼缘厚度,t2为腹板厚度 (C) t1为较薄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t2为较厚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 (D) t1为较厚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t2为较薄小的被连接板件的厚度
Q235与Q345两种不同强度的钢材进行手工焊接时,焊条应采用( ) (A) E55型 (B) E50型 (C) E43型 (D) H10MnSi
对于常温下承受静力荷载、无严重应力集中的碳素结构钢构件,焊接残余应力对下列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  (A) 构件的刚度 (B) 构件的极限强度 (C) 构件的稳定性 (D) 构件的疲劳强度
受弯构件的刚度要求是 ,计算挠度 时,则应( ) (A) 用荷载的计算值 (B) 用荷载的标准值 (C) 对可变荷载用计算值 (D) 对永久荷载用计算值
焊接工字型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 ) (A) 提高梁的抗弯强度 (B) 提高梁的抗剪强度 (C)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D) 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
大跨度结构常采用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  (A) 密封性好 (B) 自重轻 (C) 制造工厂化 (D) 便于拆装
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在何种情况下,整体稳定系数 最高?( ) (A) 跨度中央一个集中荷载作用时 (B) 跨间三分点处各有一个集中荷载作用时 (C) 全跨均布荷载作用时 (D) 梁两端有使其产生同向曲率、数值相等的端弯矩的荷载作用时
钢材的性能因温度而变化,在负温范围内钢材的塑性和韧性(  ) (A) 不变 (B) 降低 (C) 升高 (D) 稍有提高,但变化不大
体现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是( ) (A) 屈服点 (B) 强屈比 (C) 延伸率 (D) 抗拉强度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  )的典型特征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强度破坏 (D) 失稳破坏
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时,其特点是(  )。 (A) 变形大 (B) 破坏持续时间长 (C) 有裂缝出现 (D) 塑性变形小或无变形
钢材中磷含量超过限制时,钢材可能会出现(  )。  (A) 冷脆 (B) 热脆 (C) 蓝脆 (D) 徐变
在钢结构设计中,认为钢材屈服点是构件可以达到的(  )。 (A) 最大应力 (B) 设计应力 (C) 疲劳应力 (D) 稳定临界应力
钢结构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大于( )。 (A) 0.6% (B) 0.25% (C) 0.22% (D) 0.2%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因为(  )。 (A) 钢材的强度高 (B) 钢结构的质量轻 (C) 钢材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 (D) 钢结构的材质均匀
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  )确定的。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强度
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 ()  确定的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强
有二个材料分别为3号钢和16Mn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应选用(  )型。 (A) E43 (B) E50 (C) E55 (D) T50
下列因素中,( )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A) 目钢材屈服点的大小 (B) 钢材含碳量 (C) 负温环境 (D) 应力集中
反应钢材的最大抗拉能力的是(  )。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强度
钢材的冷弯试验是判别钢材(  )的指标。 (A) 强度 (B) 塑性 (C) 塑性及冶金质量 (D) 韧性及可焊性
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  )。 (A) 强度提高 (B) 塑性提高 (C) 冷弯性能提高 (D) 可焊性提高
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  )表示。 (A) 流幅 (B) 冲击韧性 (C) 可焊性 (D) 伸长率
下列情况属于正常使用极限验算的是(  ) (A) 受压构件的稳定计算 (B) 梁的挠度验算 (C) 受弯构件的弯曲强度验算 (D) 螺栓连接的强度验算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 钢材的塑性太低 (B) 钢材的弹性模量太大 (C) 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匀 (D) 焊缝的厚度太小
板件的宽厚比加大,其临界应力(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关系不定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能力是依靠( ) (A) 栓杆的预拉力 (B) 栓杆的抗剪能力 (C) 被连接板件间的摩擦力 (D) 栓杆被连接板件间的挤压力
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  )   (A) 结构发生剧烈振动 (B) 结构的变形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C) 结构达到最大承载力产生破坏 (D) 使用已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