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11. (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分主要有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B.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C.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12. (2分)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是指 A.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 B. 从实践到认识 C. 从认识到实践 D. 从主观真理到客观真理
(2分)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 工业社会的出现 B.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相同的所有者 C. 社会分工的出现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分)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 )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A. 是否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 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分)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A. 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 B. 消除商品生产者相互间的竞争 C.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D. 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的基本思想有 A.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直接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B.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 D.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是 A. 各自独立 B. 一脉相承 C. 与时俱进 D. 辩证统一
(2分)国家消亡大致经历()等阶段 A. 政治国家 B. 非政治国家 C. 国家的自行消亡 D. 国家的强迫消灭
(2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三权分立”的组织行式,其中的三权是指 A. 立法权 B. 行政权 C. 选举权 D. 司法权
(2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地方在于 A.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B. 把可知论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 把反映论应用于认识论 D.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1分)阶级斗争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1分)我国的民族自治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1分)资本就是货币。
(1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生,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分)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就意味着它们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分)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1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分)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
(1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1分)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有着同样的性质。
(1分)静止和运动是物质世界不同的两种存在形式。
(1分)在一切工作中都要思想领先
(1分)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分)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1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具有了使用价值。
(1分)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1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可以逐渐消除贫富两极分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