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史学史

[单选题,10分] 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 A.周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单选题,10分]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单选题,10分]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 )()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多选题,10分] 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多选题,10分] 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 ) A.戮戮 B.炮格 C.醢 D.脯
[多选题,10分] 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 ) A.墨刑 B.劓刑 C.刖刑 D.宫刑
[多选题,10分] 商朝的罪名主要有( ) A.昏 B.不吉不迪 C.暂遇奸宄 D.不从誓言
[多选题,10分] 商朝的监狱称作( ))) A.圜土土 B.牖里 C.囹圄 D.夏台
[单选题,10分]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单选题,10分] 梅兰竹菊,最相关的理论来源是( ) A.理学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道家学派
[单选题,10分] 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 A.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能够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单选题,10分] 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单选题,10分] 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 A.勤俭节约 B.天人感应 C.重农抑商 D.格物致知
[多选题,10分] 以德配天的“德”的要求包括哪些基本方面( ) A.敬天 B.敬宗 C.保皇 D.保民
[多选题,10分] 下列哪些属于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 A.以德配天 B.德主刑辅 C.明德慎罚 D.礼刑结合
[多选题,10分] 下面哪些属于礼的抽象精神原则( ) A.亲亲 B.尊尊 C.出礼入刑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曹魏律》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该律有18篇 B.该律的首篇是《刑名》 C.该律正式规定八议制度 D.律学家张斐、杜预为该律作注
[多选题,10分] 《泰始律》中的相当于近现代刑法总则的篇目有哪些( ) A.具律 B.刑名 C.法例 D.名例
[单选题,10分] 元史以前的列女传,这主要反映了( ) 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 B.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 C.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 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
[单选题,10分]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单选题,10分]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 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单选题,10分]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单选题,10分]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单选题,10分] 韩非子用《守株待兔》的寓言阐释法家主张( ))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师 B.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革革革革革革革 D.严刑峻法,加强统治
[单选题,10分] 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 A.法家家家家 B.墨家家家家家家家家 C.儒家家家 D.道家
[单选题,10分]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单选题,10分]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格格格格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多选题,10分] 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点是( ) A.在事实上取消了议会和一切的公民权利制度 B.法西斯党支配一切,实行极权统治 C.是一种过渡性的国家形态 D.行政首脑具有无限的权力
[多选题,10分] 国家结构形式表明了( ) A.国家权力纵向配置关系 B.国家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国家中各种阶级关系
[多选题,10分] 现代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考虑标准,把政体区分为( ) A.民主政体 B.极权政体 C.威权政体 D.共和政体
[单选题,10分] 梁启超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单选题,10分]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单选题,10分] 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
[单选题,10分]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多选题,10分] 下列哪些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表现( ) A.八议制度确立 B.官当制度确立 C.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确立 D.重罪十条制度的确立
[多选题,10分] 下列哪些律中正式规定了官当制度( ) A.?晋律 B.北魏律 C.南陈律 D.北齐律
[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出现的 B.《唐律疏议》中的《律》是《贞观律》 C.《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D.《唐律疏议》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宋朝编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经过编撰的敕才具有反复适用的普遍的约束力 B.编敕起始于宋太宗 C.宋仁宗时设有“编敕所” D.宋神宗时,敕优于律适用
[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政治”的表述中属于管理性解释的是( ) A.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 B.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C.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 D.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简答题,10分] 每个时期史学特点,发展的差异与联系
[简答题,10分] 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学发展
[名词解释题,10分] 《通鉴纪事本末》
[名词解释题,10分] 《三国志》
[名词解释题,10分] 《资治通鉴纲目》
[填空题,10分] 商周的( )和金属器物上的钟鼎铭文即( )
[填空题,10分] 从史学的观点看,( ),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一分遗产
[填空题,10分] 从卜辞到金文( ),反映了文字记载的发展过程
[填空题,10分] 《尚书》相传由( )选编,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
[填空题,10分] ( )是指西汉文帝时由晁错整理,共有二十八篇
经学衰落与佛、道、玄思想的兴起,门阀制度的兴衰,书写材料的革新与印刷业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