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什么东西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
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
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 ) 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哪一年颁行的? A、1999 B、2000 C、2001@2002
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 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 )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由( )和叶圣陶主编的《语文百八课》是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尝试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不朽之作。 A、夏丏尊 B、吕叔湘 C、王力 D、张志公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A、综合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A、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建立语文课程( )教育评价体系。 A、综合性 B、定性 C、量性 D、发展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 )说的,也是他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真实写照。 A、叶圣陶 B、张志公 C、陶行知 D、徐特立
( )做为智力活动的翅膀,是全部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观察力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一般要求符合( )的原则。 A、讲透、讲深、讲全 B、全面、准确、深入 C、正确、科学、生动 D、精要、好懂、有用
朗读与默读相比,朗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力。 A、理解 B、鉴赏 C、语感 D、批判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语文”一名始于( )年。 A、1919 B、1922 C、1949 D、1958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美育的最大特点是( )。 A、抽象性 B、隐蔽性 C、渗透性 D、广泛性
发现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 )最早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杜威
《三字经》相传为( )代王应麟所编写。 A、南北朝时 B、唐 C、宋 D、明
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个著名观点的是( ) A、吕叔湘 B、张志公 C、斯霞 D、叶圣陶
教师、学生、( )是教学过程中三个不可缺少的实体要素。 A、教案 B、教学媒体 C、教具 D、教材
与阅读理解相联系,直接而敏锐的语言反应能力叫( )。 A、默读 B、速度 C、语感 D、认知
书信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书信一般包括( )、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5个组成部分。 A、称呼 B、致辞 C、祝颂语 D、邮编
语文教育学是以语文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学科。 A、理论 B、工具 C、应用 D、应用理论
指导学生把握作文语法结构和词语意义,并注意到关键词,这种方法属于( )。 A、讨论法 B、归纳法 C、比较法 D、分析法
果—→因,主—→次,现象—→本质,具体—→抽象等这些说明顺序叫做( )。 A、时间序 B、空间序 C、逻辑序 D、纵横结合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背诵( )篇(段)。 A、200 B、240 C、280 D、300
( )指的是考试是否能够真正检测所要测量的内容,以及实现其预定目标成功程度的指标。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小学高段“习作”与低、中段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没有太大区别。 B、能力上提高了要求。 C、有了明确的任务:表达与交流。 D、形式更加多样。
小学低、中段“写话”“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A、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 B、鼓励学生乐于写作。 C、给予必要的写作指导。 D、激发写作兴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A、《尚书》 B、《诗经》 C、《左传》 D、《春秋》
《论语》的体例: A、语录体; B、对话体; C、专题论文; D、编年体
《国语》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在文学意义上,代表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的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荀子》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的思想都有所反映,但其主要思想倾向却很突出: A、纵横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A、《诗经》 B、《书经》 C、《春秋内传》 D、《春秋外传》
“春秋三传”是解释哪部史书的: A、《左传》 B、《尚书》 C、《春秋》 D、《战国策》
下列人物中,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不仅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而且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旨在总结秦亡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探索治世方略,来自贾谊的: A、《陈政事疏》; B、《过秦论》; C、《论积贮疏》; D、《治安策》
下列人物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E、韩非子
下列人物形象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有: A、共叔段; B、郑庄公; C、姜氏; D、颍考叔
《冯谖客孟尝君》通过选择典型事件来刻画冯谖的深藏不露、奇士风采、以及他的政治远见和谋略手段即: A、初为门客; B、弹铗三唱; C、为君市义; D、复相位; E、立宗庙
关于《国语》的文章风格,表述正确的有: A、《周语》《鲁语》重文辞,语言典雅; B、《晋语》多记谋略,幽默风趣; C、《楚语》 讲究修饰,较有气势; D、《吴语》《越语》更富有文学色彩
庄子的人生哲学体系主要有: A、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B、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C、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李斯《谏逐客书》主要采用的说理方法有: A、历史史实; B、秦国的现实; C、利害关系; D、正反对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