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城建学院-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两跨等高铰接排架中有A、B、C三根柱,柱顶承受水平集中荷载作用,则(  ) A.增大A柱截面,将减小C柱的柱顶剪力 B.增大A柱截面,将减小A柱的柱顶剪力 C.增大B柱截面,对B柱的柱顶剪力没有影响 D.增大B柱截面,将增大A、C柱的柱顶剪力
关于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下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两端 B.下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邻近中央 C.上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邻近中央 D.上部柱间支撑在厂房两端第一个柱距也应设置
在柱顶水平集中力作用下,单层厂房排架柱顶总剪力应按(   ) A.各柱的截面面积分配给各柱 B.各柱的抗侧刚度分配给各柱 C.各柱的抗弯刚度分配给各柱 D.柱子的数量平均分配给各柱
单层单跨厂房中,吊车竖向荷载最大值Dmax(   ) A.同时作用在左右柱 B.只作用在左柱 C.只作用在右柱 D.可能作用在左柱,也可能作用在右柱
单层厂房排架考虑整体空间作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檩屋盖比有檩屋盖对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影响大 B.均布荷载比局部荷载对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影响大 C.有山墙比无山墙对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影响大 D.在设计中,仅对吊车荷载作用需要考虑厂房整体空间工作性能的影响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 ) A.吊车梁轨道顶面 B.吊车梁顶面 C.吊车梁轨道中部 D.吊车梁中部
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高度是根据(  ) A.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 B.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 C.基础尺寸的构造要求,再通过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 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计算确定
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   ) A.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B.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C.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D.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   ) A.屋面活荷载 B.恒荷载 C.风荷载 D.吊车荷载
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 A.两者之和 B.两者的平均值 C.两者的较小值 D.两者中的较大值
在地震区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结构方案应采用(   ) A.双向刚接方案 B.双向铰接方案 C.横向刚接、纵向铰接方案 D.横向铰接、纵向刚接方案
单层厂房中,用来承托围护墙的重量并将其传至柱基础顶面的构件是( ) A.圈梁 B.连系梁 C.过梁 D.基础梁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 ) A.柱与屋架、基础铰接 B.柱与屋架、基础刚接 C.柱与屋架刚接、与基础铰接 D.柱与屋架铰接、与基础刚接
下列关于荷载代表值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荷载的主要代表值有标准值、组合值和准永久值 B.恒荷载只有标准值 C.荷载组合值不大于其标准值 D.荷载准永久值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不属于荷载效应范畴的是( ) A.弯矩 B.挠度 C.强度 D.裂缝宽度
下述状态中,不属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 A.结构倾覆 B.结构失稳 C.结构出现裂缝 D.结构变为机动体系
关于结构的功能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B.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C.具有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 D.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采用(   ) A.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B.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C.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D.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下列关于荷载分项系数的叙述( )不正确。 A.γG为恒载分项系数 B.γQ用于计算活载效应的设计值 C.γG不分场合均取1.2 D. γQ取1.4;对于楼面结构,当活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2时取1.3
结构的可靠指标( ) A.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增大 B.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减小 C.与结构失效概率呈正态分布关系 D.与结构失效概率无关
关于结构重要性系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1.1 B.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1.0 C.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0.9 D.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一般情况下,进行现浇框架梁的截面设计时,(  ) A.跨中和支座均按T形截面计算 B.跨中和支座均按矩形截面计算 C.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D.跨中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按T形截面计算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  ) A.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等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u/h的最大限值为(  ) A.1/800 B.1/550 C.1/500 D.1/450
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对于下端固定的底层柱,其反弯点近似取(   ) A.柱高的中点 B.距柱底1/3柱高处 C.距柱底2/3柱高处 D.柱顶处
多层框架结构中,当上、下层柱子截面尺寸变化时,框架梁的跨度一般以(   ) A.最大柱截面形心线确定 B.下柱截面形心线确定 C.最小柱截面形心线确定 D.上、下柱截面形心线的中线确定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调幅(   ) A.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 B.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 C.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 D.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
框架结构需设置伸缩缝的条件是( ) A.房屋结构的各部分高度相差悬殊 B.房屋结构的各部分重量相差悬殊 C.地基差异过大 D.结构长度过长
框架结构设计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B.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组合 C.先对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荷载作用进行内力组合,然后对组合弯矩进行调幅 D.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均可进行调幅
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规则框架的内力分布规律,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 A.柱子轴向压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B.柱子剪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C.同一层的柱子,中柱轴力一般大于边柱 D.同一层的柱子,边柱剪力一般大于中柱
在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每根柱子所承担的剪力是按某一个力学参数分配的,该参数是(   ) A.柱子的截面惯性矩 B.柱子的抗侧刚度 C.柱子的抗弯刚度 D.梁柱线刚度比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梁的跨度 B.层高 C.结构的总高度 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 B.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拉,背风面柱子受压 C.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 D.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 A.25年 B.50年 C.60年 D.100年
反弯点法可用在(   ) A.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 B.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 C.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 D.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变化规律是( ) A.当其它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降低 B.当其它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升高 C.当其它参数不变时,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降低 D.当其它参数不变时,随下层层高的增大而升高
在D值法中,D值的计算中α数值( ) A.< 1 B.>1 C.=1 D.可能>1,也可能<1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通常最大层间位移位于( ) A.框架顶部 B.框架中部 C.框架底部 D.框架2/3高度处
层数不多,荷载不大而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框架柱较经济的天然浅基础型式是( ) A.条形基础 B.筏式基础 C.独立基础 D.箱形基础
在用分层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中间层某柱的柱端弯矩,( ) A.只与该柱所属的一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B.只与该柱所属的两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C.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D.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无关
多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主要是由( ) A.梁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 B.柱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 C.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D.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 ) A.反弯点法 B.D值法 C.分层法 D.底部剪力法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楼板的影响。下列考虑方法中正确的是(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 ) A.对装配式楼盖,取I=1.2I0 B.对装配式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1.5I0,边框架取I=1.2I0 C.对现浇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2.0I0,边框架取I=1.5I0 D.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0I0,边框架取I=1.5I0
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   ) A.全现浇式 B.装配整体式 C.装配式 D.半现浇式
确定框架结构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取(   ) A.梁的净跨度 B.梁的净跨度+1/2梁高 C.梁的净跨度+1/2柱截面高度 D.梁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单层单跨框架如图所示。层高5m,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每根柱子的侧移刚度均为50000kN/m,反弯点高度比yh=0.6;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αmax=0.16;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当水平地震作用于该框架时,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B柱的下端弯矩。
等高排架如图所示。排架柱高为6m,排架柱A、B、C的侧移刚度之比为1∶1.5∶1,横梁平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结构的自振频率为2.5Hz,场地特征周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A的地震剪力、底部弯矩。
等高排架如图所示。排架柱高为6m,排架柱A、B、C的侧移刚度之比为1∶2∶1,横梁平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8000kN;结构的自振频率为4Hz,场地特征周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B的底部弯矩。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000kN,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12,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0.05。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框架第2层层间地震剪力的标准值。
某两跨五层框架如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G2=G3=G4=l500kN,G5=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0.16;框架底层A柱、B柱和C柱的侧移刚度的比值为3∶4∶3,底层A柱反弯点高度比yh=0.6。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底层A柱的上端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