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石油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本题6.0分)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本题6.0分)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t分布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本题6.0分) 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9.1×109/L,其含义是( )(本题6.0分) 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正态分布中μ是位置参数,σ是变异参数(形态参数)。(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用均数±1.96S制订出正常值范围后,不在这个范围的人一定是病人。(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态分布的特点有算术均数等于中位数。(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确定正常人某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指未患任何疾病的人。(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理论上,对于正态分布资料P5-P95和μ±1.96σ范围内都包含95%的变量值。(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四分位数间距。( )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描述近似正态分布资料个体观察值离散趋势,宜用标准误。(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t分布是一条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说明( )(本题6.0分)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C、 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本题6.0分) 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C、 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 D、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本题6.0分) A、 减少Ⅰ类错误 B、 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C、 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 D、 增加样本含量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u检验的主要差别是( )(本题6.0分) A、 t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 u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C、 t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 t检验的检验效能更高
正态分布N(μ,σ),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 )(本题6.0分) A、 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 B、 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 C、 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 D、 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本题6.0分) A、 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 B、 “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 C、 “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 D、 需要足够数量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本题6.0分) A、 -∞与+∞ B、 0与0 C、 1与1 D、 0与1
以下指标中,___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本题6.0分)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极差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本题6.0分)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即使观察值x略偏离正态分布,当大样本抽样时,样本均数一定服从正态分布。(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如p>0.05,说明比较组两总体均数相等。(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所有参数检验的H0假设都是针对总体参数而言的。(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随机抽样研究中,样本含量只要满足统计学要求,样本统计量即可推断总体特征。(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若P<0.05,则可推断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若两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仍可作t检验。(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若P<0.05,说明此差异一定有专业或临床实际意义。(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t检验时,同时减少第Ⅰ类错误概率和第Ⅱ类错误概率的唯一办法是增大样本含量。(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点是( )(本题6.0分) 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 B、 组内均方大于组间均方 C、 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 D、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 )(本题6.0分) A、 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 B、 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 C、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D、 总方差=各组方差之和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 )(本题6.0分) A、 随机测量误差大小 B、 某因素效应大小 C、 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 D、 全部数据的离散度
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关系是( )(本题6.0分) A、 t检验结果更准确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t检验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 D、 完全等价
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如果,则应该进一步做的是( )(本题6.0分) A、 两均数的t检验 B、 区组方差分析 C、 方差齐性检验 D、 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下列哪项不是应用条件:( )(本题6.0分) A、 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B、 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C、 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 D、 各样本均数相差不大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错误的是( )(本题6.0分) A、 SS总=SS组间+SS组内 B、 ν总=ν组间+ν组内 C、 MS总=MS组间+MS组内 D、 MS组间>MS组内
若检验统计量F 近似等于1,说明( )(本题6.0分) A、 组间方差中不包含测量误差 B、 组内方差中不包含测量误差 C、 组间方差中不包含处理因素 D、 方差分析应拒绝原假设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MS组间表示( )(本题6.0分) A、 处理因素作用的效应大小 B、 随机测量误差和随机抽样误差的大小 C、 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测量误差的大小 D、 处理因素的效应、随机测量误差和随机抽样误差的大小
方差分析中,获得P<0.05时,结论是( )(本题6.0分) A、 证明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B、 证明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C、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不同组别间均值和方差的差异。(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组间变异的程度与离均差有关,与自由度无关。(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方差分析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均数差别有无统计意义的统计方法。(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若可作方差分析,则也可作t 检验。(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方差分析时要求各组的样本方差相差不大。 (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效能是一样的。(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法也可用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这样可提高统计效能。( )(本题5.0分)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