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护理学

下述体温升高属于发热的情况是:(本题2.5分)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妇女妊娠期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流行性感冒
细胞外液包括:(本题2.5分) A、 血管内液和血管外液 B、 组织间液和淋巴液 C、 淋巴管内液和血管内液 D、 血浆、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E、 血浆、淋巴液和第三间隙液
细胞外液透压增高时首先会引起哪一项变化:(本题2.5分) A、 ADH↑ B、 醛固酮↑ C、 心钠素↑ D、 细胞内外钠交换↑ E、 血管内外钠交换↑
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功能障碍最明显的系统是:(本题2.5分) A、 中枢神经系统 B、 心血管系统 C、 泌尿系统 D、 运动系统 E、 血液系统
下述可引起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本题2.5分) A、 糖尿病 B、 休克 C、 轻度肾功能衰竭 D、 严重饥饿 E、 水杨酸类药物中毒
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本题2.5分) A、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B、 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 C、 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D、 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E、 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发热的病因最多见者为:(本题2.5分) A、 感染 B、 变态反应 C、 内分泌代谢障碍 D、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E、 中毒
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本题2.5分) A、 先增强后减弱 B、 先减弱后增强 C、 减弱 D、 增强 E、 不变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不能发挥代偿作用的是:(本题2.5分) A、 磷酸盐缓冲系统 B、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 肾 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本题2.5分) A、 发汗 B、 对流 C、 血流  D、 传导  E、 辐射 
血液缓冲系统中最主要缓冲系统是:( )(本题2.5分)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 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蛋白质缓冲系统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 )(本题2.5分)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Ⅱ
下列不宜作为脑死亡标准的是:(本题2.5分) A、 心跳停止 B、 自主呼吸停止 C、 颅神经反射消失 D、 瞳孔散大或固定 E、 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本题2.5分) A、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B、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 C、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D、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E、 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量最大的的酸性物质是:(本题2.5分) A、 碳酸 B、 乳酸 C、 丙酮酸 D、 磷酸 E、 硫酸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本题2.5分) A、 血钠降低 B、 血钾降低 C、 血镁降低 D、 血钙降低 E、 血磷降低
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升高,其最常与细胞内哪种离子进行交换:(本题2.5分) A、 Na+ B、 K+ C、 Cl- D、 HCO3- E、 Ca2+
血浆[H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本题2.5分)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能力、导致缺氧的发生:(本题2.5分)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急性轻度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本题2.5分) A、 兴奋性增高、肌肉软弱无力 B、 兴奋性降低,肌肉弛缓性麻痹 C、 兴奋性增高,肌肉弛缓性麻痹 D、 兴奋性降低,肌肉软弱无力 E、 兴奋性增高、感觉异常、肌肉疼痛、肌束震颤
失血性休克早期发病学治疗主要用:()(本题2.5分) A、 缩血管药 B、 扩血管药 C、 输液输血 D、 盐皮质激素 E、 心得安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 )(本题2.5分) 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E、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本题2.5分) A、 氧的湿化程度 B、 氧分压 C、 氧流量 D、 给氧时间 E、 给氧方式
发热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 )(本题2.5分) A、 0.1℃ B、 0.2℃ C、 0.5℃ D、 0.8℃ E、 1.0℃
内环境是指:( )(本题2.5分)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跨细胞液 D、 体液 E、 血浆
病理生理学是:( )(本题2.5分) 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B、 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C、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D、 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 E、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最可能患下述那种疾病?(本题2.5分) A、 慢性支气管炎 B、 矽肺 C、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 慢性贫血 E、 严重维生素B2缺乏
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本题2.5分) A、 一氧化碳中毒 B、 亚硝酸盐中毒 C、 氰化物中毒 D、 肠系膜血管痉挛 E、 肠道淤血水肿
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 )(本题2.5分) A、 吸入气氧分压 B、 肺的通气功能 C、 肺的换气功能 D、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E、 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