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所说的结构的规定时间应为【 】 A) 10 年; B) 30 年; C) 40 年; D) 50 年。
砌体受压后的变形由三部分组成,其中( )的压缩变形是主要部分。 A) 砂浆层 B) 空隙 C) 块体
能同时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的冷加工方法是()。 A) 冷拉 B) 冷拔 C) 热处理 D) 淬火
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 冷拉钢筋 B) 钢丝 C) 热处理钢筋 D) 硬钢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A) 安全度 B) 可靠度 C) 可靠性 D) 耐久性
9(5.0分) 5.0 结构在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 )。 A) 结构立即丧失其功能 B) 可靠度减小 C) 不失效 D) 可靠度不变
10(5.0分) 5.0 结构的可靠指标? 【 】 A) 在?z 不变的情况下,随?z 的增大而增大; B) 在?z 不变的情况下,随?z 的增大而减小; C) 在?z 不变的情况下,随?z 的增大而增大; D) 在?z 不变的情况下, ?z 、?也不变。
11(10.0分) 10.0 在疲劳设计时, 经过统计分析, 把各种构件和连接分为( ) 类,相同应力循环次数下,类别越高,容许应力幅( )。 A) 8 B) 越低 C) 9 D) 越高
12(10.0分) 10.0 按(脱氧程度不同)之不同,钢材有( )之分。 A) 镇静钢 B) 沸腾钢
13(10.0分) 10.0 钢中含硫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 );含磷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 )。 A) 热脆 B) 蓝脆 C) 冷脆
14(10.0分) 10.0 通过标准试件的一次拉伸试验, 可确定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为:( )。 A) 抗拉强度fu B) 屈服点强度 C) 伸长率
15(10.0分) 10.0 钢材受三向同号拉应力作用时,即使三向应力绝对值很大,甚至大大超过屈服点,但两两应力差值不大时, 材料不易进入( )状态,发生的破坏为( )破坏。 A) 塑性 B) 脆性 C) 净截面
我国规范采用( )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 立方体抗压 B) 轴心抗压 C) 轴心抗拉 D) 劈拉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后,pcII σ等于( )。 A) ()0con l p pcII A A σσσ-= B) ()50con l p l s pcII A A A σσσσ--= C) ()50con l p l s pcII A A A σσσσ-+= D) ()con l p pcII n A A σσσ-=
我国现行《规范》钢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 A) 100% ; B) 97.73% ; C) 95% ; D) 84.13%
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 )说法是错误的。 A) 可以提高梁的开裂荷载 B) 可以降低梁的挠度 C) 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D) 可以降低梁高
下列四种情况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是: () A) 吊车梁的变形过大,使吊车不能正常运行; B)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整体滑移; C) 圆形水池漏水; D) 洁净厂房灰尘超标。
现行规范关于结构可靠度的设计准则为:【 】 A) 半概率设计准则; B) 近似概率设计准则; C) 全概率设计准则
分) 5.0 网状配筋的作用【 】 A) 钢筋网承受一部分压力 B) 阻止(约束)砌体因轴压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变形,提高抗压承载力 C) 钢筋网承受弯曲产生的应力 D) 钢筋网承受剪应力
5.0 砼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 A) 100% ; B) 97.7% ; C) 95% ; D) 84.13% 。
5.0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传递预应力方法的区别是【 】 A) 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而后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B) 后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而先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C) 先张法依靠传力架保持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千斤顶来保持预应力 D) 上述选取项都不完全正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构件中传递预应力的方法
下列哪种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 A)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B)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C)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D) 构件丧失稳定。
10.0 我国在建筑钢结构中主要采用的钢材为( )。焊缝连接形式根据焊缝的截面形状,可分为( ) A) 碳素结构钢 B)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C) 对接焊缝 D) 角焊缝
衡量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能力的指标称为αk(Akv) 。它的值越小,表明击断试件所耗的能量越( ),钢材的韧性越( )。 A) 小 B) 差 C) 大 D) 好
) 10.0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以( )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以( )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 磨擦面间的剪力 B) 螺栓杆轴方向的拉力 C) 螺纹处的有效截面
) 10.0 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A) 重复荷载的循环次数 B) 应力集中 C) 应力幅
根据循环荷载的类型不同,钢结构的疲劳分( )。 A) 常幅疲劳 B) 变幅疲劳 C) 普通疲劳
10.0 根据施焊时焊工所持焊条与焊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的不同, 焊缝方位可分为( ),其中平焊施焊的质量最易保证。 A) 平焊 B) 立焊 C) 横焊 D) 仰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