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安徽继续教育在线
4 变压器具有阻抗变换的作用,负载电阻折算到原边时,与原边的内阻()获得最大功率。 A、 相等 B、 不等 C、 无关 D、 相比较小时
4 变压器初级绕组的输入功率()次级绕组的输出功率。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
如图电路中,已知R1=R2=R4=R5=5Ω,R3=10Ω,U=6V。用戴维南定理求R5所在支路的电流。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应先将(),求开路电压UO和等效电阻RO。 A、 R5开路 B、 R5短路 C、 U开路 D、 U短路
4 异步电动机因过载导致工作电流增大时切断电源的继电器是() A、 速度继电器 B、 热继电器 C、 电磁继电器 D、 时间继电器
、 4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 A、 带负载能力强 B、 带负载能力差 C、 减轻后级负荷 D、 没有影响
、 4 在正弦交流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A、 i=u/L B、 I=U/L C、 I=U/ωL
、 4 电容降压电路中,电容两端并联电阻的作用有() A、 降压 B、 滤波 C、 放电 D、 分流
、 4 既要使放大电路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又要提高其输入电阻,应采用下列()种反馈方式。 A、 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并联负反馈
4 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调大电感,则电路() A、 呈电阻性 B、 感性增强 C、 性质不变 D、 容性增强
4 数字电路内部电路器件一般处于()状态。 A、 放大 B、 开关 C、 饱和 D、 截止
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磁力作用下()极所指的方向。 A、 N极 B、 S极 C、 N极或S极
4 通常所说的交流220V或380V是指它的() A、 平均值 B、 最大值 C、 有效值 D、 瞬时值
、 4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是多少() A、 36V B、 220V C、 380V D、 1000V
0 自然界中强磁性物质主要是指() A、 顺磁性物质 B、 抗磁性物质 C、 铁磁性物质 D、 亚铁磁性物质
4 按照允许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滤波器分为()滤波器。 A、 高通 B、 低通 C、 带通 D、 带阻
4 自然界中强磁性物质主要是指() A、 顺磁性物质 B、 抗磁性物质 C、 铁磁性物质 D、 亚铁磁性物质
4 对于边沿触发的D触发器,下面()是正确的。 A、 输出状态的改变发生在时钟脉冲的边沿 B、 要输出的状态取决于D输入 C、 输出跟随每一个时钟脉冲的输入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磁力线越密表示磁场越强 B、 磁力线越疏表示磁场越强 C、 磁场强度与磁力线的疏密无关
、 4 数字电路内部电路器件一般处于()状态。 A、 放大 B、 开关 C、 饱和 D、 截止
描述逻辑功能的方法是:()。 A、 可由用真值表、逻辑图、表达式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B、 只能用真值表、逻辑图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C、 只能用逻辑图、表达式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4 为消除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热电阻测温线路采用()线制。 A、 二 B、 三 C、 四
4 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压u和电流i分别为u=10cos(ωt+200)V,i=5sin(ωt+110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已知交流信号源的内阻为250欧姆,通过一个变压比可调的变压器接负载RL=2.5Ω。要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变压器初级的等效电阻应()信号源内阻。 A、 小于 B、 大于等于 C、 大于 D、 等于
4 D触发器功能:()。 A、 具有置位、复位、保持和翻转四种功能 B、 只具有置位、复位、保持三种功能 C、 只具有置位、复位两种功能
通常所说的交流220V或380V是指它的() A、 平均值 B、 最大值 C、 有效值 D、 瞬时值
4 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磁力作用下()极所指的方向。 A、 N极 B、 S极 C、 N极或S极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 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 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 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 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 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 4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的一切变化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 垄断利润是()。 A、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 B、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全部利润 C、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D、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4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4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4 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 社会整体科研能力的强弱 B、 国家投入资金的多少 C、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 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4 社会意识是()。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 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4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会导致()。 A、 诡辩论 B、 经验论 C、 唯物主义 D、 不可知论
4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4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A、 实践 B、 认识 C、 物质 D、 意识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 A、 客观事物 B、 社会意识 C、 感觉 D、 理性认识
、 4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 A、 运动是变化的,静止是稳定的 B、 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主观的 C、 运动是重要的,静止是次要的 D、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4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在联合体现了社会价值 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是()。 A、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 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