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玉林师范学院-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概论

[单选题,0.8分] 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 A.代内流动 B.自由流动 C.垂直流动 D.竞争式流动
[单选题,0.8分]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索罗金 B.伦斯基 C.布劳和邓肯 D.霍曼斯和布劳
[单选题,0.8分] 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 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 A.形式主义 B.创新者 C.退缩主义 D.反叛
[单选题,0.8分] 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 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微观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内在控制 D.积极性控制
[单选题,0.8分] 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对社会问 题的解释是 A.社会病理学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
[单选题,0.8分] 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毒品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的是 A.恐怖主义 B.腐败 C.家庭暴力 D.自然灾害
[单选题,0.8分] 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及时了解、分析社情、民意,为决策部门提供情况和建议的是 A.调查研究机构 B.监测系统 C.社会干预中心 D.社会支持网
[单选题,0.8分] 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D.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单选题,0.8分]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了 A.人学 B.群学 C.仁学 D.社会学
[单选题,0.8分] 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 索性研究是 A.规范性功能 B.描述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单选题,0.8分] 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即 A.动机、情境和规范 B.动机、规范和制度 C.目标、情境和规范 D.目标、情境和制度
[单选题,0.8分] 规范社会秩序和管理公共事务这两个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于 A.教育制度 B.政治制度 C.宗教制度 D.经济制度
[单选题,0.8分] 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是 A.芝加哥学派 B.牛津学派 C.冲突学派 D.功能学派
[单选题,0.8分] 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被称为 A.非农社区 B.集镇社区 C.城市社区 D.小城镇
[单选题,0.8分]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是在 A.一战以前 B.一战以后 C.二战以前 D.二战以后
[单选题,0.8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 A.16个阶层 B.17个阶层 C.18个阶层 D.20个阶层
[单选题,0.8分]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 A.社会流动模式 B.地位获得模式 C.社会分层模式 D.社会阶级模式
[单选题,0.8分] 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A.偏差行动 B.偏差心理 C.偏差习惯 D.偏差文化
[单选题,0.8分] 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 A.生理学解释 B.生物学解释 C.心理学解释 D.社会学解释
[单选题,0.8分] 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 A.社会病理学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
[单选题,0.8分] 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 A.贿赂 B.不当得利 C.腐败 D.恐怖主义
[单选题,0.8分] 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A.全球性思想 B.全局性思想 C.长期性思想 D.整体性思想
[单选题,0.8分] 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 A.增强阶段 B.萌芽阶段 C.开始阶段 D.起飞阶段
[单选题,0.8分] 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A.马克思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单选题,0.8分] “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科学技术 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 D.专业与技术人员
[单选题,0.8分] 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单选题,0.8分] 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3年 C.1981年 D.1984年
[单选题,0.8分]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A.哥伦比亚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哈佛学派 D.牛津学派
[单选题,0.8分] 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单选题,0.8分]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对获得新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父亲的职业 B.本人第一个职业 C.现职业 D.本人受教育水平
[单选题,0.8分] 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 A.文化交流 B.文化濡化 C.文化交往 D.文化比较
[单选题,0.8分] 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或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 分为 A.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 B.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 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D.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单选题,0.8分] 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 A.人力资本 B.人口资本 C.人力资源 D.人口资源
[单选题,0.8分] 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质 D.文化模式
[单选题,0.8分]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A.文化采借 B.文化传播 C.文化交流 D.文化冲突
[单选题,0.8分]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行为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 D.政治社会化
[单选题,0.8分]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单选题,0.8分] 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结构 D.文化特质
[单选题,0.8分] “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单选题,0.8分] 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单选题,0.8分] 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单选题,0.8分] 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单选题,0.8分] 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单选题,0.8分]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0—10人 B.0—20人 C.0—30人 D.0—40人
[单选题,0.8分] 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 A.股份制公司 B.公共部门 C.政府 D.第三部门
[单选题,0.8分] 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利润最大化 B.非营利性 C.提供公共物品 D.有组织性
[单选题,0.8分] 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现之一是 A.社会化 B.缩小收入差距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
[单选题,0.8分]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业发展
[单选题,0.8分] 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看热闹的人群 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 D.训练的军队士兵
[单选题,0.8分] 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社会化 B.社会保障 C.社会控制 D.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