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川北医学院-生理学 (专升本)
内环境是指( )(本题4.0分) A、 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B、 细胞内液 C、 体液 D、 血液 E、 淋巴液
维持肌体稳态,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本题4.0分)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 E、 旁分泌调节
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本题4.0分) A、 单纯扩散 B、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入胞与出胞
下列各项中,细胞内液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本题4.0分) A、 K+ B、 Na+ C、 Ca2+ D、 Cl- E、 A-
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本题4.0分)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 多巴胺 D、 Ca2+ E、 γ-氨基丁酸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本题4.0分) A、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 B、 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 C、 血浆晶体渗透压大于血浆胶体渗透压 D、 晶体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形成 E、 血浆渗透压与0.85%NaCl和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内源性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区别是( )(本题4.0分) A、 内源性途径只需血浆因子,外源性途径还需组织因子 B、 内源性途径发生在体内,外源性途径发生在体外 C、 内源性途径发生在血管内,外源性途径发生在血管外 D、 内源性途径只需内因子,外源性途径需外加因子 E、 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的凝血速度不同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本题4.0分) A、 溶血 B、 红细胞凝集 C、 血液凝固 D、 血沉加快 E、 脆性增加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本题4.0分) A、 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 B、 动作电位2期长短 C、 钠-钾泵的功能 D、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场所 E、 动作电位3期长短
血液黏滞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本题4.0分) A、 血细胞比容 B、 血液的切率 C、 血管壁的厚度 D、 温度 E、 血管口径
机体在急性失血时,最早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本题4.0分) A、 迷走神经兴奋 B、 交感神经兴奋 C、 组织液回流增加 D、 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的恢复 E、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本题4.0分) A、 潮气量 B、 功能余气量 C、 肺活量 D、 补吸气量 E、 用力肺活量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为地产生( )(本题4.0分) A、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B、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压力差 C、 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 D、 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E、 大气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
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运动功能是在下列哪一水平整合的( )(本题4.0分) A、 壁内神经丛 B、 中枢神经系统 C、 粘膜下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D、 肠肌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E、 壁内神经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以下各因素中,哪项不能引起胃泌素分泌( )(本题4.0分) A、 刺激迷走神经 B、 扩张刺激幽门部粘膜 C、 肉汤灌注幽门部粘膜 D、 盐酸灌注幽门部粘膜 E、 食物刺激小肠上段粘膜
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要依赖于( )(本题4.0分) A、 交感神经的支配 B、 副交感神经节支配 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 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E、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
发热开始时患者常自感发冷、寒战,最可能的原因是( )(本题4.0分) A、 产热量过多 B、 散热量不足 C、 调定点上移 D、 调定点下移 E、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有关体温正常生理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本题4.0分) A、 老年人的体温偏高 B、 新生儿体温相当稳定 C、 女子体温低于同龄男子 D、 情绪激动时体温升高 E、 午后4时体温最低
人在睡眠时通常基础代谢率降低,主要原因( )(本题4.0分) A、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B、 迷走神经活动减弱 C、 肌张力增加 D、 肌张力降低 E、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因素( )(本题4.0分)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原尿胶体渗透压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本题4.0分) A、 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 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本题4.0分) A、 入泡作用 B、 出泡作用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运输 E、 单纯扩散
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本题4.0分) A、 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 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 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 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 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本题4.0分) A、 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 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 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 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 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室旁核主要分泌下列哪种激素:(本题4.0分) A、 抗利尿激素 B、 催产素 C、 生长激素 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 卵泡刺激素
下列生理过程中,存在负反馈的是( )(本题4.0分) A、 排尿反射 B、 降压反射 C、 分娩 D、 血液凝固
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生物电的基础是( )(本题4.0分) A、 膜在安静时对 K+ 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大 C、 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 膜上 Na+ — K+ 泵的作用
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 )(本题4.0分) A、 Na+ B、 K+ C、 Ca2+ D、 Mg2+
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会引起( )(本题4.0分) A、 单收缩 B、 不完全强直收缩 C、 完全性强直收缩 D、 等张收缩
50kg 体重的正常人,其体液和血量分别约为( )(本题4.0分) A、 40L 和 4L B、 30L 和 4L C、 40L 和 3L D、 20L 和 3L
下列哪一项可使心肌自律性增高( )(本题4.0分) A、 4 期自动去极速度减慢 B、 增大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C、 阈电位下移 D、 阈电位上移
减慢射血期( )(本题4.0分) A、 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B、 动脉瓣关闭 C、 房室瓣开放 D、 心室容积增大
容量血管是指( )(本题4.0分) A、 大动脉 B、 小动脉和微动脉 C、 毛细血管 D、 静脉系统
心肌细胞膜上肾上腺素能受体为( )(本题4.0分) A、 α受体 B、 β1受体 C、 β2受体 D、 M 受体
房室瓣开放见于( )(本题4.0分) A、 等容收缩期末 B、 心室收缩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等容舒张期末
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 )(本题4.0分) A、 口径粗、容积大 B、 管壁坚厚 C、 血流速度快 D、 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本题4.0分) A、 潮气量 B、 深吸气量 C、 肺活量 D、 残气量
与小肠吸收葡萄糖有关的离子是( )(本题4.0分) A、 Na+ B、 K+ C、 Ca2+ D、 Mg2+
家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0ml ,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本题4.0分) A、 循环血量增加 B、 动脉血压升高 C、 血浆胶渗压降低 D、 血浆晶渗压升高
哪一段肾小管对水不通透( )(本题4.0分) A、 近端小管 B、 髓袢降支细段 C、 髓袢升支细段 D、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本题4.0分) A、 血浆晶渗压升高,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B、 血浆晶渗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C、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D、 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有产热效应的激素是( )(本题4.0分)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胰岛素
与递质释放有关的离子是( )(本题4.0分) A、 Na+ B、 K+ C、 Ca2+ D、 CI-
EPSP 的产生是后膜对那种离子通透增大引起的( )(本题4.0分) A、 K+ B、 Na+ C、 CI - D、 Ca2+
α受体阻断剂是( )(本题4.0分) A、 酚妥拉明 B、 阿提洛尔 C、 普拉洛尔 D、 丁氧胺
细胞静息状态下,K+ 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的形式是( )(本题4.0分)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出胞作用
血浆中只有抗 B 凝集素的血型是( )(本题4.0分) A、 A 型 B、 B 型 C、 AB 型 D、 O 型
心肌自律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本题4.0分)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浦氏纤维
心电图代表两心室复极化电位变化的是( )(本题4.0分) A、 P 波 B、 QRS 波 C、 T 波 D、 U 波
等容收缩期( )(本题4.0分) A、 动脉瓣开放 B、 房室瓣开放 C、 室内压小于动脉压 . D、 心室容积增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