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城乡总体规划原理

关于基本人口,下列的表述较适宜的是:() A.对城市人口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B.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 C.随着城市人口的变化数量也变化 D.是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重要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用地的功能方面需做出强制性内容的是:() A.停车场 B.出人口 C.基础设施配套 D.交通管制措施
在进行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时,需要在地形图上标注的有:() A.范围 B.形状 C.密度 D.规模
在总体规划纲要中无需研究和回答的是:() 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发展目标 C.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的布局 D.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可以不划定范围的是() A.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 B.历史文化街区 C.历史建筑 D.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
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设为多少,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宜大于多少分钟的行程。() A.7~12km30分钟 B.8~12km40分钟 C.7~12km40分钟 D.8~12km50分钟
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建设主管部门的哪项决定作依据?() A.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B.建设项目适宜程度 C.建设规模适宜程度 D.建设项目合理程度
从公共绿地改称为公园绿地,主要体现的是:() A.公园绿地对城市的重要性 B.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不可取代作用 C.强调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性 D.强调了公园绿地的环境整体性
各国的开发控制形式各有不同,下列哪项属于开发控制的形式?() A.图则式 B.通则式 C.区划式 D.案例式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在城镇体系的调查中,对该城市经济区中主要调查的内容可以不包括() A.人口构成 B.经济发展情况 C.文化发展情况 D.社会发展情况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 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人输出的动态平衡 B.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历史循环论,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环境资源的有限 C.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生态系统的无限调节能力 D.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能量守恒,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社会均衡
下列关于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C.区域一体化制约中心城市的聚集作用 D.大都市区是区域与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单元类型
新世纪以来,为保障法定规划的有效实施,避免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失控,我国开始实施() A.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战略 B.城乡统筹规划 C.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制度 D.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人一辆标准车。 A.600~800;1000~1200 B.800~1000;1200~1500 C.1000~1200;1300~1800 D.1200~1400;1500~2000
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 A.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B.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C.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 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面积,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类型,以下哪一项不是城镇体系的主要内容?() A.具体建设项目的落实 B.城镇等级 C.城镇规模 D.空间结构
在调查城市人口自然变动的情况资料,可以不包括() A.文化结构 B.年龄结构 C.年龄中位线 D.性别结构
一般纺织工业建筑,宜选择的朝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区域规划编制方法采取市场经济下的编制模式的代表是:() A.中国 B.美国 C.前德国 D.英国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包括()。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B.城乡结构体系 C.科技革命与创新 D.全球化与新经济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包括()。 A.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B.从纵向空间环见到横向空间环境 C.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 D.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A.相互联系 B.相互对立 C.相互促进 D.相互制约
下列属于知识经济特点的是()。 A.科技创新 B.信息技术 C.资金流动 D.人力素质
豪尔的《世界城市》一书阐述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包括()。 A.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 B.世界城市是金融中心 C.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 D.世界城市是战略中心
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指出的大城市带概念是指()。 A.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 B.城市人口下限是2500万人 C.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D.一个核心的城市
当代城市规划重要实践在哪些方面()。 A.都市村庄 B.生态住区 C.大学城 D.产业园区
我国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由()组成。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 D.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内容()。 A.公众参与的目标控制 B.公众参与的设计控制 C.公众参与的过程控制 D.公众参与的结果控制
下列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A.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B.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C.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D.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的区域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比较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优缺点。
为什么住宅区道路规划主张分级衔接?
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城市用地的分类及代码
组团状城市总体布局的特征是什么?在规划中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组团状城市总体布局优缺点是什么?
城市发展用地综合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
城市化水平:
城市设计:
城市规模:
居民点:
城市形态: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建筑业用地;
劳均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