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北大学美学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3分) A. 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 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 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 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3分) A.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 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 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
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靠于( )。(3分) A. 感官 B. 审美能力 C. 想象 D. 灵性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3分) A. 审美的非功利性 B. 审美的非自觉性 C. 审美的具象性 D. 审美的个性
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3分) A. 《判断力批判》 B. 《论崇高》 C. 《伊安篇》 D. 《诗学》
审美经验的生成是( )。(3分) A. 有明确目的的 B. 毫无目的的 C. 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 D. 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
广义的荒诞实质是( )。(3分) A. 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B. 对庸人行为的嘲弄 C. 对社会流行的批判 D. 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3分) A. 外在的自然界 B. 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 C.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3分) A.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 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 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 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3分) A. 直觉 B. 通感 C. 想象 D. 表象
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 )。(3分) A. 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 美在移情 C. 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D. 美取决于距离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3分)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 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3分) A. 总的指导意义 B. 具体方法的意义 C. 重要启示意义 D. 实践意义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3分) A. 精神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信仰关系 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 )。(3分) A. 粗犷的直线 B. 锐角的折线 C. 平直的虚线 D. 纤巧的曲线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3分) A. 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 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 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 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 )。(3分) A. 休谟 B. 柏格森 C. 斯宾塞 D. 弗洛伊德
以下哪种自然现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3分) A. 和风细雨 B. 流水潺潺 C. 惊涛拍岸 D. 春花秋月
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 )。(3分) A. 贝克特 B. 莫里哀 C. 鲁迅 D. 老舍
1.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3分) A. 物质实在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艺术情感是生活情感的表现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典音乐大部分是复调音乐
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
可以用诗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绘画作品肯定是艺术品
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赏心悦目
艺术家并不能预先决定好作品的细节
1.“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3分) A. 席勒 B. 柏拉图 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3分) A. 历史性 B. 民族性 C. 阶级性 D. 地域性
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3分) A. 自然 B. 社会 C. 人生 D. 艺术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3分)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
美感开始于( )(3分) A. 异性的吸引 B. 游戏的冲动 C.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 祭招的崇拜
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分) A. 人类的生产劳动 B. 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 人类社会的分工 D. 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3分) A. 符号说 B. 表现说 C. 游戏说 D. 教化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3分) A. 美在形式 B. 美在关系 C. 美在生活 D. 美在距离
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3分) A. 王国维 B. 蔡元培 C. 李大钊 D. 李泽厚
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3分) A. 毕达哥拉斯 B. 爱迪生 C. 托马斯•班纳特 D. 博克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3分) A. 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3分)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加通《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3分) A. 审美的非功利性 B. 审美的非自觉性 C. 审美的具象性 D. 审美的个性
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3分) A.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 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 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 )(3分) A. 言志说 B. 心生说 C. 缘情说 D. 表现说
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3分) A. 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
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3分) A. 优美 B. 悲壮 C. 滑稽 D. 崇高
.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3分) A. 《论美书简》 B. 《判断力批判》 C. 《审美教育书简》 D. 《美学》
美感产生于( )(3分) A. 游戏 B. 摹仿 C. 巫术 D. 社会实践
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3分) A. 感性 B. 感染性 C. 愉悦性 D. 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