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催化剂工程学习指南

载体可用于 ( ) A.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B.改变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 C.改变由于温度相变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 D.改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吸附热的测定方法:() A.量热法 B.从转化率计算 C.测不同温度下的脱附速率 D.从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计算
下列选项中会影响CO不同吸附态因素的是() A.金属的类别 B.遮盖率 C.温度和压力 D.浓度
下列属于化学组成和结构表示的是()  A.元素组成、结构和含量 B.表面的组成 C.可能呈现的表面功能基的性质和含量 D.物相间相互排列的方式 
根椐吸附与催化的“火山形原理”,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吸附越强,反应活性越好 B.吸附越弱,反应活性越好 C.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好 D.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差
催化裂化过程中,造成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活性组分的流失 B.催化剂晶相结构受到大的破坏 C.催化剂颗粒破裂 D.催化剂酸中心上发生严重积炭
下列属于均相催化反应特点的是() A.反应物与催化剂是分子——分子间接触 B.一般情况下,质量传递过程在动力学上不占重要地位 C.在许多场合,都要考虑传质过程阻力对动力学的影响 D.均相配位催化反应机理涉及的是容易鉴别的物种
下列催化过程中,不是因活性组分挥发流失造成催化剂失活的是() A.用于催化重整反应的催化剂 B.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   C.用于催化醋酸和乙炔合成醋酸乙烯的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 D.用于催化加氢反应的骨架镍催化剂 
关于能带描述正确的是() A.满带指能带已经充满电子 B.禁带是指电子不能存在的区域  C.能带的电子充填情况等同于原子能级 D.能带中能级的密度随能量增加而增加
关于金属化学吸附活性描述正确的是() A.化学吸附热包括金属的升华热 B.化学吸附热包括电负性校正 C.随着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左到右,化学吸附热逐渐减少 D.化学吸附热与金属原子气相反应热不一致。 
助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载体可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
工业催化剂应该是环境友好的。
负载型催化剂通常用沉淀法制备。
固体催化剂的孔隙率越高, 往往意味着其比表面积约低.
催化剂能够影响平衡常数
物理吸附部是放热的,化学吸附总是吸热的。
物理吸附热通常比化学吸附热大。
晶体的结构与它所处的气氛无关。
活性组分可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
半导体氧化物的能带由空带、满带和禁带组成
载体可作为活性组分之一。
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或产物处于同一相态中。
催化反应中的吸附总是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总是放热的。
NH3程序升温脱附法可测定固体酸强度和酸量。
从功能来看,固体催化剂最多由三部分构成:活性组分、助剂、载体。
碱催化剂所催化反应的本质特性是反应涉及质子转移, 反应机理为负碳离子反应
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可采用酸催化剂。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d空穴越高意味着其吸附能力越强。
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非催化剂。
反应前后,键能和由大变小则吸热,由小变大则放热。
载体的最重要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使活性组分保持大的表面积。
从热力学的观点看,只有在绝对零度才存在理想晶体。
BET方程是基于多分子层吸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