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微机控制与接口技术

多功能控制器MC的基本功能( )。
A.调节控制功能
B.输入监视功能
C.输出监视功能
D.顺序控制功能
TDC-3000系统一般有三个通信网络,用( )和( )进行互联。
A.同轴电缆
B.网路接口
C.公路网间连接器
D.光纤
数据通信网络是分散型控制系统一般最为关键的组成部件之一,较之一般通信有其特殊要求,主要是( )
A.高可靠性
B.安全性
C.良好的实时性
D.环境适应性
一般集散控制系统按分层概念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 )、( ).
A.操作管理级
B.优化级
C.过程操作管理级
D.全厂优化和经营管理级
集散控制系统按技术特征其发展可划为( )三个阶段
A.萌芽期
B.初创期
C.发展期
D.成熟期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类型( )。
A.小型PLC
B.一般型PLC
C.大型PLC
D.超大型PLC
典型的工业PC机系统由工业控制主机和( )、( )、( )组成。
A.输入输出接口模板
B.通信接口模板
C.信号调理模块
D.PC总线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大致经过( )三个阶段。
A.实验期
B.集一般式控制
C.集散式控制
D.现场总线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 )和( )组成。
A.硬件
B.软件
C.计算机
D.工业对象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
A.分散性
B.集一般监视
C.集一般性
D.有通信功能
按照计算机在系统一般所实现的功能可以分为( )。
A.数字采集系统
B.监督控制系统
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集散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一般常规模控制系统相比有( )等优势。
A.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B.性能价格比高
C.可维护性强
D.有漂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 )。
A.计算机
B.过程输入输出通道
C.人机交互接口
D.外部存贮器
汇编语言源程序有两种语句( )。
A.指令性语句
B.取地址
C.取数据
D.指示性语句
计算机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方式有两种( )。
A.串行通信
B.并行通信
C.随机通信
D.实时通信
微型计算机的三级存储体系是指( )和( )。
A.Cache-主存层次
B.主存-辅存层次
C.外存层次
D.内存层次
CPU与外设的输入输出方式有( )。
A.响应方式
B.程序控制方式
C.一般断方式
D.DMA方式
一般断的响应过程有( )。
A.一般断申请
B.一般断响应
C.一般断处理
采用分段结构的存储器,任何一个逻辑地址都由( )和( )两部分构成。
A.操作基址
B.地址码
C.段基址
D.偏移地址
8086的指令由( )和(  )组成。
A.操作码
B.段地址
C.数据码
D.程序码
8086CPU从功能上讲,其内部结构分为( )和)两大部分。
A.执行单元
B.总线接口单元
C.地址单元
D.数据单元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是( )
A.运算器
B.存储器
C.控制器
D.I/O设备
指出下列指令一般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 )。
A.DIV 10
B.MOV DS,1000H
C.OUT 20H,AH
D.ADD AX,[ SI+DI ]
8086一般断系统可以管理( )种一般断。
A.16
B.1K
C.256
D.128
若8259A工作在优先级自动循环方式,则IRQ4的一般断请求被响应并且服务完毕后,优先级最高的一般断源是( )。
A.IRQ3
B.IRQ5
C.IRQ0
D.IRQ4
总线的标准传输率是总线上( )。
A.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量
B.每秒传输的最大位数
C.每秒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D.每秒传输的数据量
总线的宽度用( )总线的条数表示。
A.地址
B.数据
C.控制
D.以上所有
总线的宽度用数据总线的条数表示,其单位是( )。
A.位
B.字节
C.字
D.双字
ISA总线的数据宽度为( )位。
A.64
B.32
C.16
D.8
PCI总线的数据宽度为( )位。
A.8
B.16
C.32
D.64
地址译码器的输出一般可为接口的( )信号。
A.片选
B.数据输入
C.地址
D.控制
地址译码器的输入端应接在( )总线上。
A.地址
B.数据
C.控制
D.以上都对
查询输入/输出方式需要外设提供( )信号,只有其有效时,才能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A.控制
B.地址
C.状态
D.数据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 )寄存器的内容送到数据总线上。
A.AL
B.DX
C.AX
D.DL
在一般断输入/输出方式下,外设的( )线可用于向CPU发送一般断请求信号。
A.地址
B.状态
C.数据
D.其他
8086在执行IN AL,DX指令时,DX寄存器的内容送到( )上。
A.地址总线
C.数据总存储器
D.寄存器
在给接口编址的过程一般,如果有5根地址线没有参加译码,则可能产生( )个重叠地址。
A.52
B.5
C.25
D.10
数据的输入输出指的是( )进行数据交换。
A.CPU与存储器
B.CPU与外设
C.存储器与外设
D.内存与外存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 )寄存器的内容送到地址总线上。
A.AL
B.DX
C.AX
D.DL
8086CPU的I/O地址空间为( )字节。
A.64KB
B.1MB
C.256B
D.1024B
8086CPU工作在总线请求方式时,会让出( )。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和数据总线
D.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
8086/8088系统一般,存储器的最大寻址空间是( )。
A.8K
B.16K
C.64K
D.1M
执行XLAT换码指令时,要将表的首地址和偏移地址分别存放在( )寄存器一般。
A.AL、BX
B.BX、AL
C.AX、BL
D.BL、AX
下列指令执行后,改变BL寄存器内容的指令是( )
A.OR BL,BL
B.CMP BL,DL
C.AND BL,DL
D.TEST AL,BL
堆栈的工作方式是( )
A.先进后出
B.后进后出
C.先进先出
D.只进不出
下列指令一般, 不正确的指令是(??? )
A.MOV? [BX+SI],? AX
B.MOV? AX,? [BX + SI]
C.MOV? AX,???? SI
D.MOV? AX,? [BX + CX]
8086CPU的工作模式与下面引脚( )有关
A.INTR
B.NMI
C.MN/MX
D.READY
标志寄存器一般零标志的符号是( )
A.SF
B.ZF
C.CF
D.OF
键盘输入单字符是( )号系统功能调用。
A.1
B.2
C.4CH
D.0AH
一般断类型为4BH的一般断向量的入口地址是( )
A.12CH
B.160H
C.124H
D.16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