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开中国通史
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失败的事件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九一三事件
B.
天安门事件
C.
二月抗争
D.
批林批孔运动
“九一三事件”之后,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解放”了一大批干部的人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华国锋
D.
王洪文
1984 年 12 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地点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伦敦
B.
北京
C.
上海
D.
香港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回归祖国后,有两方面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它们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外交和国防
B.
外交和财政
C.
国防和司法
D.
教育和司法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和平赎买
B.
国家资本主义
C.
利用、限制、改造
D.
团结、批评、改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
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九一三事件”指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B.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
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在中共八大上_______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家庭暴力和失火
B.
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
鸦片输入
D.
烟草输入
《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最重要的区别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是否要抵御外国的侵略
C.
是否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是否要改革国家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最早遭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
C.
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D.
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下列通商口岸,按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南京、天津、淡水、苏州
B.
上海、汉口、天津、重庆
C.
厦门、天津、沙市、琼州
D.
广州、杭州、天津、九江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最大不同之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
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抗击
C.
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
抗击的敌人
2022年是中华民国纪年多少年(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109年
B.
110年
C.
111年
D.
112年
中国近代第一位为科技进步而献身的科学家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詹天佑
B.
冯如
C.
徐建寅
D.
李四光
“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袁世凯力量过于强大
B.
国民党力量涣散
C.
国民党军事指挥失误
D.
缺乏群众基础
五四运动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学生的先锋作用
B.
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作用
C.
商人的罢市
D.
无产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五卅惨案的制造者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美国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含义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
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
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19世纪40、50年代
B.
19世纪7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梁思成
B.
茅以升
C.
侯德榜
D.
竺可桢
以下不属于“三反”内容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反贪污
B.
反行贿
C.
反浪费
D.
反官僚主义
1954年,全国人大任命_______为国防部长。(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彭德怀
B.
朱德
C.
林彪
D.
陈毅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
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批林批孔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谁(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叶剑英
D.
周恩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其目的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改变城市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C.
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重要区别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社会制度不同
C.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
各自的权限不同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以北地区,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香港岛
B.
尖沙嘴
C.
澳门
D.
新界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含义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
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
1894年9月,在黄海大海战中,中国海军官兵浴血奋战,其中壮烈殉国管带有(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丁汝昌
B.
刘步蟾
C.
邓世昌
D.
林永升
E.
林泰曾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
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
C.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E.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
策动1911年武昌起义的湖北革命团体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光复会
B.
文学社
C.
华兴会
D.
共进会
E.
日知会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E.
按劳分配制度
1960年,国务院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中除调整、巩固,还有(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整顿
B.
改革
C.
集中
D.
充实
E.
提高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三反”运动,主要内容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反对贪污
B.
反对行贿
C.
反对浪费
D.
反对官僚主义
E.
反对偷工减料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纺织业
B.
冶金业
C.
采矿业
D.
面粉业
E.
金融业
1947年3月起,蒋介石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陕北
B.
苏北
C.
东北
D.
山东
E.
中原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主要战役包括(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E.
西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
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
实行对外开放
E.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