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广东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本2023春)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B.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探索积极进展的事件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考验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 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优良的作风
1928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选择一项:
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 《井冈山土地法》
C. 《兴国土地法》
D. 《中国土地法》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

选择一项:
A.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的时间是(  )。

选择一项:
A. 1955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2年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 )。

选择一项: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C.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是在( )。

选择一项:
A. 1976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78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选择一项:
A. 长期性
B. 过渡性
C. 独立性
D. 短暂性
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政策。

选择一项:
A. 利用
B. 争取
C. 合作
D. 赎买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选择一项: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理论
D.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956年毛泽东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要坚持的方针是( )。

选择一项:
A. “合作发展,共同进步”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联合执政,充分民主”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选择一项:
A. 一二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华北事变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   )。

选择一项:
A. 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 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 奠定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
D. 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
在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选择一项:
A. 邓小平
B. 林彪
C. 刘少奇
D. 彭德怀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 )。

选择一项:
A. “改革、发展、创新、提高”
B. “调整、稳定、发展、提高”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改革、稳定、充实、完善”
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对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中国要()。

选择一项:
A. 引以为戒
B. 不予理会
C. 照抄照搬
D. 全盘接受
(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选择一项: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忻口会战
毛泽东论述十大关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

选择一项:
A. 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一定要努力把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D. 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B.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主要特征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 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共十三大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含义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 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D. 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C.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D.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实现后,我国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安排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

选择一项: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以( )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选择一项: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1992年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选择一项: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选择一项:
A. 中日
B. 中美
C. 中苏
D. 中法
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的错误方针是( )。

选择一项:
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B. “阶级斗争为纲”
C. 反击右倾翻案风
D. “两个凡是”
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

选择一项:
A. 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
B. 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大讨论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选择一项: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 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选择一项:
A. 1999年12月20日
B. 1997年7月1日
C. 1984年12月
D. 1987年4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

选择一项: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 )。

选择一项:
A. 改革、发展、稳定
B. 政府、市场、社会
C.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
下列会议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选择一项:
A.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二大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议是( )。

选择一项: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家宪法日是( )。

选择一项:
A. 12月2日
B. 12月3日
C. 12月4日
D. 12月5日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

选择一项: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

选择一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 以改革为中心
D. 以开放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选择一项:
A. 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 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C. 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D. 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

选择一项:
A.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B.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C.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D.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决定“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

选择一项:
A.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