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徽工业大学统计学

已知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0%、15%、18%,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0%×15%×18%
B、
10%×15%×18%-100%
C、
110%×115%×118%
D、
110%×115%×118%-100%
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
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
累计增加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
D、
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在用指数体系进行多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在排序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
A、
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
B、
质量指标在前,数量指标在后
C、
有时数量指标在前,有时质量指标在前
D、
哪一个指标在前都无所谓
若某民营企业2003年产值为150万元,经过努力,两年来累计增加产值80万元,则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73.20%
B、
25%
C、
23.82%
D、
45%
编制时间数列,要求在时间间隔方面?
A、
必须相等
B、
必须不相等
C、
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D、
不需要考虑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但两者存在差别,表现在?
A、
序时平均数可由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而一般平均数只由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B、
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
C、
序时平均数反映不同时期指标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反映同一时期指标的一般水平
D、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只是说法不同,其性质并无不同
E、
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静态变量数列计算的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平衡作用
B、
稳定作用
C、
比较作用
D、
加权作用
E、
同度量(媒介)作用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A、
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而直接求得
B、
等于环比增长速度减1(或100%)
C、
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或100%)
D、
等于各期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E、
能根据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减1求得
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有?
A、
绝对数动态数列
B、
时期数列
C、
时点数列
D、
平均数动态数列
E、
相对数动态数列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前提条件是?
A、
各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
B、
各因素指数之和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
C、
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
D、
各因素指数与总变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E、
构成指数体系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增长1%的绝对量是?
A、
前一期发展水平除以100
B、
本期发展水平除以100
C、
逐期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速度之比
D、
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
E、
环比发展速度-1(或100%)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
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
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
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
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E、
随便确定
指数的作用是?
A、
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变动方向
B、
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变动程度
C、
分析总体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D、
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E、
反映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
劳动生产率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产品销售量指数
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在编制综合指数时,首先必须?
A、
确定指数化因素
B、
计算个体指数
C、
固定同度量因素
D、
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
E、
选择代表规格品
采用移动平均法对时间数列修匀后所得到的一个新的时间数列,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
是由一般平均数组成的
B、
是由序时平均数组成的
C、
项数一定少于原数列
D、
其基本发展趋势同原数列不一致
E、
其基本发展趋势同原数列一致
以下现象所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
某公司历年利润
B、
某储蓄所各月末存款余额
C、
某矿务局各季末钢材库存量
D、
某高校历年在校学生人数
E、
某高校历年招收学生人数
下列那些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指数?
A、
可变构成指数
B、
固定构成指数
C、
结构影响指数
D、
算术平均知指数
E、
调和平均指数
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序时平均数的是?
A、
移动平均值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平均增长速度
D、
平均发展水平
E、
平均增长水平
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仅是指数的一种分类,两者并无联系。

A、正确
B、错误
在时间数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A、正确
B、错误
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前提是现象在相邻时点之间是均匀变动的。

A、正确
B、错误
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A、正确
B、错误
在综合指数的编制过程中,指数化指标是可变的,而同度量因素指标是确定的和唯一的。

A、正确
B、错误
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A、正确
B、错误
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A、正确
B、错误
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A、正确
B、错误
时期序列有连续时期序列和间断时期序列两种。

A、正确
B、错误
应用移动平均法,若原数列的指标数值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要以周期的长度作为扩大的时间间隔的长度。

A、正确
B、错误
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
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
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C、
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
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
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
分组的组数
C、
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
D、
标志变异个数
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乙企业,而两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又正好相等,那么?
A、
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
B、
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一样大
C、
乙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
D、
无法评价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小
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计算?
A、
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
B、
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数列
C、
变量值为偶数项的数列
D、
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变量值之和的数列
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A、
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
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
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
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变量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
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A、
次级资料
B、
原始资料
C、
分析资料
D、
技术参数资料
某地区2018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A、
50个/千人
B、
0.2千人/个
C、
200个/人
D、
0.2个/千人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确定组中值
B、
确定组距
C、
确定组数
D、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统计分组的作用有?
A、
反映总体的规模
B、
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D、
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E、
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整理的必要性在于?
A、
原始资料分散、零碎、不系统
B、
原始资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C、
原始资料难以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
D、
次级资料不能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E、
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
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在选择权数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A、
权数与标志值相乘能够构成标志总量
B、
权数必须表现为标志值的直接承担者
C、
权数必须是总体单位数
D、
权数与标志值相乘具有经济意义
E、
权数必须是单位数比重
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
A、
组间有差异
B、
各组应等距
C、
组内属同质
D、
组限不应重叠
E、
不应出现开口组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A、
资产负债率
B、
平均年龄
C、
产品合格率
D、
资金利润率
E、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E、
众数
下列总体标志变动度的指标中,是无名数的有?
A、
方差
B、
全距
C、
平均差系数
D、
标准差
E、
标准差系数
下列各种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权数越大,对应组的标志值在计算平均数中起的作用越大
B、
当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C、
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好
D、
当总体内的次数呈对称钟形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E、
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它们的离散程度也就相同
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A、
总标题
B、
横行标题
C、
纵栏标题
D、
数字资料
E、
调查单位
下列情况应该采取调和平均数的是?
A、
已知各企业的计划任务数和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B、
已知各企业的实际完成数和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C、
已知各商品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额,计算商品的平均销售单价
D、
已知各商品的销售单价和销售数量,计算商品的平均销售单价
E、
已知分组的粮食单位产量和各组粮食总量,计算总的平均粮食单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