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政治实践

B.
文化实践

C.
物质生产实践

D.
科技实践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B.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C.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感性认识

B.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单选题 (7 分) 7分
A.
圣人的权威

B.
主观验证主观

C.
实践

D.
少数服从多数
.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多维性

B.
社会历史性

C.
主体性

D.
客观性
毛泽东在( )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单选题 (7 分) 7分
A.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按着五种社会形态由低到高依次更替( )。
判断题 (6 分) 6分
A.


B.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判断题 (6 分) 6分
A.对
B.错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 )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单选题 (6 分) 6分
A.
资本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奴隶社会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等思想观点。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宗教

B.
政权机构

C.
政党

D.
法庭
依据( ),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题 (6 分) 6分
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C.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D.
社会意识形态
(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单选题 (6 分) 6分
A.
社会革命

B.
社会改革

C.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D.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农民

B.
劳动工人

C.
知识分子

D.
剥削阶级
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
劳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C.
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D.
英雄人物创造和改变了历史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是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各种形式体力的总和(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利润最基本的方法(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某资本家投资1000万元,获得50万元的利润后,将所有利润用于各种消费,从而把再生产出来的10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这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资本家把所赚取的利润的一部分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了扩大再生产,从而能够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积累(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将最终被克服(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宣称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都具有真实性和全民性( )。
判断题 (3 分) 3分
A.对
B.错
苹果、葡萄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对人们是有用的,这种有用性指的是商品的(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交换价值

B.
使用价值

C.
价值

D.
经济价值
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 )上下波动。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交换价值

B.
个别劳动时间

C.
价值

D.
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