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组织病理学(高起专)

引起口腔单纯疱疹的主要致病菌为(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单纯疱疹病毒
C
变形链球菌
D
白色念珠菌
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因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衣原体
关于角化层,哪项是错误的( )
A
在上皮的最表面
B
角质化的细胞、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呈扁平六角鳞状,充满嗜酸性角质
C
细胞核消失,称为正角化
D
细胞核消失,称为不全角化
关于棘层细胞层,哪项是错误的( )
A
位于基底细胞表面
B
细胞之间通过半桥粒彼此相连
C
细胞体积大,呈多边形
D
细胞之间通过桥粒彼此相连
关于基底细胞层,哪项是错误的( )
A
是上皮的最底层
B
呈立方状或柱状
C
所有的基底细胞均能补充脱落的上皮细胞
D
个别的基底细胞可以补充脱落的上皮细胞
下列口腔黏膜基本病损中斑、斑片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斑是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无质地及外在形状的改变。斑片是一种界限清楚、较斑直径更大的病损,表面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较光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B
斑是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其质地稍略高于粘膜表面,斑片是一种界限不清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表面较光滑,可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C
斑是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可有质地及外在形状的改变。斑片是一种界限清楚颜色异常的病损,表面较光滑不高于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
D
斑是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其质地稍略高于粘膜表面。斑片是一种界限清楚颜色异常的病损,表面高于粘膜表面,可变厚和硬结改变
关于角蛋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角蛋白是一组相关蛋白的总称,它们在上皮中总是成对的表达。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及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
B
角蛋白为胞浆蛋白,属于中间丝超家族架构蛋白,是所有上皮中主要的细胞骨架蛋白
C
角蛋白的表达不具备典型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在不同的细胞类型及其所处的不同分化阶段,上皮组织均表达相同的角蛋白
D
角蛋白的表达具有典型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不同的细胞类型以及所处的不同分化阶段,上皮组织表达不同的角蛋白
关于坏死与坏疽,下列哪些说法是不对的( )
A
机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B
较大范围内的坏死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
C
组织坏死必定会导致相关组织变黑恶臭
D
发生坏疽肯定会有坏死,而组织坏死不一定有坏疽
关于假膜与痂皮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假膜是大疱的疱壁,与痂皮一样都是组织本身固有结构,不可撕脱或擦掉,否则或构成溃疡。
B
假膜是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C
溃疡表面常有假膜形成
D
痂皮为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皮粘连凝固而成
关于萎缩的定义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萎缩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破化,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B
萎缩是粘膜上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部清楚可见,病变部位色发红略凹陷
C
萎缩可引起出血、灼痛等
D
萎缩表面呈光滑的灰白色
关于结节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
结节是口腔黏膜的突起性病变,可为实质性或囊性
B
结节是一种黏膜的增生物,其颜色质地无明显异常
C
结节通常较固定,表面常不规则且有溃疡
D
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性病损其颜色、大小、形状不定,一般直径为5mm~2cm
溃疡、糜烂、皲裂的异同点描述下面哪句话是不对的()
A
都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破坏
B
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破损或破坏,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糜烂是黏膜上皮的部分损伤,为表浅缺损,不损及基底细胞层。而皲裂是黏膜表面的线性裂口
C
溃疡愈合后要留有疤痕,糜烂和皲裂愈合后不留疤痕
D
糜烂大小形状不定,界限不清,表面光滑,可能有痛感
关于疱下列哪句是错误的()
A
疱是黏膜内贮存液体而形成圆形突起,表面为半球形
B
疱的部位在皮内,称为棘层内疱;疱的部位在皮下,称为基层下疱
C
疱的直径一般是2~5mm,若直径5mm以上称为大疱,若疱液为脓性物称为脓疱
D
棘层内疱的疱壁较厚,基层下疱的疱壁较薄
丘疹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丘疹是粘膜上一种小的实性体突起呈灰白色或红色
B
丘疹是黏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损害
C
丘疹是针头大小至5cm直径不等
D
丘疹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分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型
老年人口腔黏膜上皮层可出现变化,下列哪项除外( )
A
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薄
B
细胞密度减小,细胞层次减少
C
角化层增厚,也有学者认为角化层丧失
D
变化主要发生在唇部黏膜
口腔黏膜上皮更新时间()
A
14~24小时
B
1~3天
C
7~12天
D
4~14天
下列哪些被称为口腔黏膜的危险区域()
A
口底-舌腹的U型区
B
颊粘膜内侧的三角形区
C
软腭复合体
D
以上全是
关于口腔粘膜病的病损特点,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
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
B
不同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
C
同一疾病在口腔黏膜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D
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不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
下列哪项是合并起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疾病( )
A
扁平苔藓
B
克罗恩病
C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D
白塞病
与皮肤相比,口腔粘膜具有以下哪项皮肤附件( )
A
汗腺
B
毛囊
C
皮脂腺
D
指甲
口腔粘膜的功能包括以下,哪项除外( )
A
唾液屏障
B
吸收屏障
C
上皮屏障
D
免疫细胞屏障
关于基底膜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透屏障
B
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
C
IgM可以通过基底膜而达到上皮层
D
基底膜能诱导上皮细胞产生半桥粒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 )
A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B
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C
混合性细菌感染为主
D
厌氧菌感染为主
E
特异菌感染为主
关于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使脓液和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消炎解毒
B
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防止发生窒息
C
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D
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
下列哪一项不是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 )
A
排出脓液,消炎解毒
B
去除病因,彻底治愈
C
解除局部疼痛、肿胀,防止窒息
D
防止感染向其他部位扩散
E
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因智齿冠周炎导致的左侧升支外侧慢性边缘性骨髓炎,经消炎治疗后局部仍有肿胀,此时可行( )
A
高压氧
B
骨髓炎刮治术
C
热敷
D
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来源
E
切开引流
可引起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感染不包括( )
A
颞间隙感染
B
咬肌间隙感染
C
翼颌间隙感染
D
下颌下间隙感染
E
智牙冠周炎
不是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的是( )
A
常先有间隙感染的表现
B
患处多数牙疼痛、松动
C
下唇麻木和感觉异常
D
牙周溢脓
E
颌下淋巴结肿痛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由下列感染而来,除了( )
A
牙源性感染
B
损伤性感染
C
血源性感染
D
腺源性感染
E
邻近感染直接扩散
由于下颌骨特殊解剖特点,下列哪种病变容易通过下颌管扩散导致急性弥散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
A
溶解性边缘性骨髓炎;
B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C
根尖脓肿;
D
粘膜下脓肿;
E
根尖囊肿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病变始于骨松质和骨髓者称( )
A
边缘性骨髓炎
B
中央性骨髓炎
C
婴幼儿骨髓炎
D
放射性骨髓炎
E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死骨刮除术应在急性炎症后( )
A
2~4周
B
4~6周
C
6~8周
D
2个月以上
E
半年以上
边缘性骨髓炎好发于( )
A
下颌骨升支
B
下颌骨体部
C
上颌骨体部
D
下颌骨牙槽突
E
下颌骨髁状突
中央性骨髓炎好发于( )
A
下颌骨升支
B
下颌骨体部
C
上颌骨体部
D
下颌骨牙槽突
E
下颌骨髁状突
关于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病变多发生于下颌支部
B
感染途径是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密质
C
感染来源以下颌智牙冠周炎为主
D
慢性期一般无大块死骨形成
E
范围一般较局限
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A
牙源性
B
血源性
C
损伤性
D
腺源性
E
医源性
冲洗智齿冠周炎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是( )
A
1%~3%
B
0.1%~0.3%
C
0.3%~0.5%
D
0.25%~0.5%
E
5%~10%
不宜在冠周炎急性期进行的治疗是( )
A
消炎
B
镇痛
C
建立引流
D
对症处理
E
拔牙
以下不是智牙冠周炎常见病因的是( )
A
牙齿阻生
B
牙龈盲袋形成
C
抵抗力降低;
D
牙髓炎
E
细菌侵入
下颌智牙冠周炎沿下颌支外侧面向后可形成( )
A
咬肌间隙感染
B
翼颌间隙感染
C
咽旁间隙感染
D
舌下间隙感染
E
口底蜂窝织炎
智牙冠周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B
A
智齿萌出最晚
B
盲袋形成并易堆积食物和细菌
C
颌骨长度不足
D
下颌智牙发育异常
E
邻牙牙周炎
牙拔除过程中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部位是( )
A

B

C

D
口底
E
牙龈
干槽症发生时间多在拔牙后( )
A
当天
B
1天
C
3-4天
D
5-6天
E
1周以后
下列哪种症状是干槽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
A
拔牙后2~3天出现伤口疼痛
B
患侧面部肿胀
C
牙龈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D
拔牙创内空虚,牙槽骨裸露
E
疼痛向耳颞部放射
应在下列情况下拔除断根,但不包括( )
A
专用的诊椅
B
良好的照明
C
合适的器械
D
良好的止血
E
清楚的视野
扭转力除可用于上前牙拔除外,还可用于( )
A
下颌智齿
B
上颌智齿
C
上颌前磨牙
D
下颌前磨牙
E
下前牙
以下几种牙钳中要分左右的是( )
A
上颌前牙钳
B
上颌前磨牙钳
C
上颌磨牙钳
D
下颌前牙钳
E
下颌磨牙钳
关于分离牙龈正确的说法是( )
A
乳牙拔除时可不必分离牙龈
B
可减少拔牙时软组织的阻力
C
应分离至釉牙骨质界
D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减数时可不用分离牙龈;
E
分离牙龈的目的是避免牙钳夹伤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