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东北农业大学宏观经济学

在投资和储蓄相等的条件下,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方向( )。
A.相反 B.相同 C.没有关系 D.不能够确定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20%情况下,银行每收到1000元存款,最多能够增加多少贷款( )
A. 800元 B. 200元 C. 1000元 D. 1200元
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
A.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条件不变,所得税增加
C.其他条件不变,原材料涨价
D.其他条件不变,劳动生产率下降
总需求曲线是( )
A.与价格水平是负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负效应
B.与价格水平是负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正效应
C.与价格水平是正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正效应
D.与价格水平是正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负效应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就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就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就会减少
D.以上都是
以下除( )项以外,其余各项均会造成非自愿性失业。
A.最低工资的法律 B.工会的垄断力量
C.失业保险 D.效率工资
( )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A与B
自然失业率有时候是( )失业率之和。
A.摩擦性和周期性 B.结构性和周期性
C.摩擦性和结构性 D.摩擦性、结构性以及周期性
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 )
A.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B.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的收入普遍增加
C.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的收入普遍下降
D.通货膨胀使得债权人的收入上升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
A.通常由于某种供给因素变动引起的价格波动
B.某种原因造成的总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引起了价格波动
C.人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理性预期,使得经济不稳定
D.以上都不是
适度的通货膨胀的一个可能的好处是( )
A.减小改变价格的惰性
B.消除菜单成本
C.使劳动力市场更有效率地运作
D.增进未来的确定性
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是( )
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 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C.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 D.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
假如要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
A.28% B.30% C.32% D.20%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资本-产出比率提高,则在二重效应相互适应的投资增长率(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  )。
A.刺激经济增长     B.延缓经济衰退
C.减缓经济周期波动   D.促进经济实现均衡
要消除通货膨胀,政府应该( )。
A.增加政府购买 B.减少福利支出
C.增税 D.减少货币供给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政府增加100万元的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  )。
A.500万元 B.80万元 C.400万元 D.100万元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都提高
LM曲线呈水平段的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充分就业水平N*对应着零失业率
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们更容易找到工作
如果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也成立的话,那么政策制定者能够同时对付失业和通货膨胀率。
恶性通货膨胀可能扭曲价格体系,但是并不对实际产出造成任何影响。
有保证的增长率一定小于自然增长率。
低储蓄率是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生产函数F(K,L)=K+4L属于规模报酬不变。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工具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写出七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投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利率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分别取决于哪些因素?
决定共需求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失业对经济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失业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自然失业有哪些类型?
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
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有哪些?
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些?
在2001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2元。在2002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3元。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物价指数(2001年为基年)。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分别提高了多少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