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文理学院古代文论
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评东方虬《咏孤桐篇》说“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使之音”是()。
A指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强等开创的盛行于魏晋的玄谈风气
B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
C泛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宣扬玄理的作品
D泛指曹魏正始后期出现的阮籍、康等作家的作品
中国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论著出现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西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朝
清代“肌理”说的代表人物是()。
A翁方
B王士祯
C袁枚
D沈德潜
最早提出 “六义”说的是()。
A《周礼》
B《淮南子》
C《论文)
D心龙》
钟嵘认为五言诗的源头有()。
A《楚辞》
B《大雅》
C《小雅》
D汉乐府
E国风
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
A金圣叹
B李卓吾
C冯梦龙
D胡应麟
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A“讽谏说
B疾虚妄
C文为世用说
D“知人世说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教材认为:王夫之诗学理论的“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传统诗论中的()。
A即兴
B比兴
C意境
D神韵
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
C“劝而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
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
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
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磺的、不可阻挡的气势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