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框架(frame)是一种描述所论对象(一个事物、事件或概念)属性的数据结构。
判断题 (5 分)
A.


B.
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
判断题 (5 分)
A.


B.
造成知识不确定性的原因
多选题 (10 分)
A.
不完全性

B.
经验引

C.
随机性

D.
模糊性
1991年8月,IBM公司研制的Deep Thought2计算机系统与澳大利亚象棋冠军约翰森(D.Johansen)举行了一场人机对抗赛,以1:1平局告终。
判断题 (5 分)
A.


B.
推理机要完成的工作
多选题 (10 分)
A.
推理

B.
检查推理终止条件

C.
执行规则

D.
冲突消解
不确定性推理:推理时所用的知识与证据不都是确定的,推出的结论也是不确定的。
判断题 (5 分)
A.


B.
2012年2月10日至17日,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系统与卡斯帕罗夫进行了六局比赛,以3.5比2.5的总比分赢得这场世人瞩目的“人机大战”的胜利。
判断题 (5 分)
A.


B.
1975年,美国明斯基提出了框架理论: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认识都是以一种类似于框架的结构存储在记忆中的。
判断题 (5 分)
A.


B.
确定性推理:推理时所用的知识与证据都是确定的,推出的结论也是确定的,其真值或者为真或者为假。
判断题 (5 分)
A.


B.
产生式通常用于表示事实、规则以及它们的不确定性度量,适合于表示事实性知识和规则性知识。
判断题 (5 分)
A.


B.
人工神经网络:一个用大量简单处理单元经广泛连接而组成的人工网络,用来模拟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判断题 (5 分)
A.


B.
模糊理论的应用有
多选题 (10 分)
A.
1987年日本Hitachi公司研制出地铁的模糊控制系统。

B.
1974年,英国Mamdani首次将模糊理论应用于热电厂的蒸汽机控制

C.
1976年,Mamdani又将模糊理论应用于水泥旋转炉的控制。

D.
1983年日本FujiElectric公司实现了饮水处理装置的模糊控制。
推理方式从推出结论的途径来划分
多选题 (10 分)
A.
确定性推理

B.
演绎推理

C.
默认推理

D.
归纳推理
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多选题 (10 分)
A.
归约法

B.
产生式

C.
搜索法

D.
推理法

E.
归结法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数据库中找出有意义的模式(一组规则、聚类、决策树、依赖网络或其他方式表示的知识)。
判断题 (5 分)
A.


B.
知识表示是对知识的一种描述,或者说是一-组约定,种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用于描述知识的数据结构。
判断题 (5 分)
A.


B.
单调推理:随着推理向前推进及新知识的加入,推出的结论越来越接近最终目标。
判断题 (5 分)
A.


B.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目的:从数据集中抽取和精化一般规律或模式。
判断题 (5 分)
A.


B.
专家系统:一类包含知识和推理的智能计算机程序。
判断题 (5 分)
A.


B.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使计算机能模拟人的学习行为,自动地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改善性能,实现自我完善。
判断题 (5 分)
A.


B.
现实世界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的随机性、模糊性,反映到知识以及由观察所得到的证据上来,就分别形成了不确定性的知识及不确定性的证据。
判断题 (5 分)
A.


B.
生物神经网络(natural neural network,NNN):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等)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其中最重要的是脑神经系统。
判断题 (5 分)
A.


B.
遗传算法(GA)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非常适用于处理传统搜索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和非线性优化问题。
判断题 (5 分)
A.


B.
人工神经网络是对人脑或生物神经网络若干基本特性的抽象和模拟。
判断题 (5 分)
A.


B.
专家系统XCON(DEC公司、卡内基-梅隆大学):为IBM计算机系统制订硬件配置方案。
判断题 (5 分)
A.


B.
自然演绎推理:从-组已知为真的事实出发,运用经典逻辑的推理规则推出结论的过程。
判断题 (5 分)
A.


B.
计算机游戏(Computer game)始于1958年的游戏“顶蘑菇”。
判断题 (5 分)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