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儿科护理学

婴儿期的特点有( )
A
各系统功能成熟
B
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C
自身免疫功能未成熟
D
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
E
不易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平衡性
D
顺序性
E
个体差异性
儿童的体重可以用以下公式来估算( )
A
1月~6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B
1岁~6岁体重(kg)=年龄×2+6
C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
D
7岁~12岁体重(kg)=(年龄×7-6)/2
E
7岁~12岁体重(kg)=(年龄×7-5)/2
光疗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
A
眼睛用不透光的眼罩
B
观察脱水情况,及时喂水
C
记录光疗开始及持续时间
D
光源与患儿的距离越近越好
E
观察体温,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
下列哪项情况可列为高危新生儿( )
A
高危孕妇分娩的新生儿
B
孕妇第四胎分娩的足月儿
C
有妊娠期疾病史孕妇分娩的新生儿
D
曾有死胎、死产史孕妇分娩的新生儿
E
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
新生儿易出现溢奶的原因包括( )
A
胃扭转
B
胃呈垂直位
C
胃呈水平位
D
贲门括约肌松驰
E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关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正确的有( )
A
胆红素生成较少
B
肝脏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低下
C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活性差
D
Y、Z蛋白含量低,肝脏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差
E
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原因中,正确的有( )
A
含较多的消化酶有利于消化
B
脂肪颗粒小,且富含解脂酶
C
含铁比牛乳高,且吸收率高
D
含清蛋白多而酪蛋白少,在胃内的乳凝块小
E
含钙磷比例适宜,钙磷吸收率高,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 )
A
粘膜纤毛运动差
B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
肺含血丰富,含气少
D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E
体液免疫功能差,尤其是SIgA含量少
预防急性上呼道感染应做到( )
A
鼓励母乳喂养
B
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C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D
避免去人多拥护的公共场所
E
应用丙种球蛋白降低上感的发病率
预防上感患儿发生惊厥的主要措施是( )
A
积极控制体温
B
预防性补充钙剂
C
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D
按医嘱应用镇静剂
E
保持安静、减少刺激
肺循环血量增多见于( )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主动脉缩窄
D
法洛四联症
E
动脉导管未闭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 )
A
生长发育落后
B
出生后持续青紫
C
活动耐力差,易疲乏
D
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E
可有血红蛋白增高和喜欢蹲踞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为( )
A
生长发育落后
B
活动耐力差、气促
C
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D
X线胸片示肺血管增粗、左心室增大
E
胸骨左缘2~3肋间有Ⅱ级柔和收缩期杂音
婴儿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有( )
A
大便次数增多
B
伴有食欲不振
C
生长发育正常
D
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
E
添加辅食后大便转为正常
关于腹泻治疗原则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禁食
B
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C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D
早期及时使用止泻剂
E
调整饮食,继续喂养
腹泻患儿,记录24小时排出量包括( )
A
尿量
B
粪便量
C
呕吐量
D
进食量
E
输液量
婴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是( )
A
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饮食
B
新生儿出生后胎儿红细胞破坏较多
C
婴儿出生3个月体内储存铁已大量被消耗
D
暂时性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红细胞生成素不足
E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增加,血液循环量迅速增加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 )
A
颅骨改变
B
明显贫血时可有心脏扩大
C
可有髓外造血表现,如肝脾大
D
可有异食癖,如食泥土,煤渣
E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出现腱反射亢进,如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