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钢结构
直角角焊缝的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符号表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
B.
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
C.
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
D.
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结构(构件)的(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刚度
B.
静力强度
C.
疲劳强度
D.
稳定性
螺栓的排列方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螺栓的排列方式分并列和错列两种
B.
并列连接排列紧凑,布孔简单,传力大
C.
错列排列的截面削弱小,连接不紧凑,传力小
D.
相比并列排列,错列排列截面削弱较大,是目前常用的排列形式
下列关于螺栓在构件排列的相关要求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在受力方向,螺栓的端距过小时,钢板有被剪断的可能
B.
当螺栓栓距及线距过大时,被连接构件接触面不够紧密,潮气易侵入缝隙而产生腐蚀
C.
要保证一定的施工空间,便于转动螺栓扳手,因此规定了螺栓最小容许间距
D.
受压构件,当沿作用力方向的螺栓距过小时,在被连接的板件间易发生张口或鼓曲现象
普通螺栓连接按螺栓的受力情况可分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抗剪型连接、抗拉型连接和拉剪型连接
B.
抗剪型连接、抗压型连接和拉剪型连接
C.
抗剪型连接、抗拉型连接和抗压型连接
D.
抗压型连接、抗拉型连接和拉剪型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
B.
摩擦型连接和螺旋型连接
C.
承压型连接和螺旋型连接
D.
螺旋型连接和扭剪型连接
普通螺栓连接按螺栓的受力情况可分为抗剪型连接、抗拉型连接和拉剪型连接,其中最常见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抗剪型连接
B.
抗拉型连接
C.
拉剪型连接
D.
不能确定
螺栓群在轴力作用下的受剪连接,各个螺栓的内力沿螺栓群长度方向不均匀,分布特点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均匀分布
B.
一端大、一端小
C.
两端大、中间小
D.
两端小、中间大
钢结构的连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钢板或型钢组合成构件,或者将若干个构件组合成整体结构,以保证其共同工作。()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季节影响大,质量不易保证。()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4.6级的螺栓表示螺栓成品的抗拉强度不小于400N/mm2,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为0.6,屈服强度不小于0.6×400=240N/mm2。(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焊缝缺陷的存在将削弱焊缝的受力面积,在缺陷处引起应力集中,使得连接的强度、冲击韧性及冷弯性能等均受不利的影响,因此焊缝的质量检验非常重要。(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宜满足的构造要求,其中(单位为mm)为较薄焊件厚度,为较厚焊件厚度。(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焊接残余应力的根本原因是施焊时,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热膨胀因周边材料约束而被塑性压缩。(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施焊前给构件一个和焊接残余变形相反的预变形,使构件在焊接后产生的变形正好与之抵消,这样可根除焊接残余应力。(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螺纹长度指从螺栓头底面到螺母或垫圈背面的距离,它是指除了垫圈外所有被连接件的总厚度。(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抗滑移系数随连接构件接触面间的压紧力减小而升高。(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高强度螺栓群在扭矩作用下及扭矩、剪力和轴力共同作用下,各螺栓不再均匀分担内力,此时应验算最不利的螺栓。(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什么是焊缝连接,其有哪些特点?
钢结构焊接连接构造设计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为什么角焊缝的的焊脚尺寸和长度都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
抗剪型螺栓连接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可能出现破坏形式有哪些?
轴心受力构件主要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轴心受压构件和轴心受拉构件
B.
轴心受弯构件和轴心受拉构件
C.
轴心受扭构件和轴心受拉构件
D.
轴心受剪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
设计轴心压杆时需计算的内容有(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强度、刚度(长细比)
B.
强度、整体稳定性、刚度(长细比)
C.
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
D.
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刚度(长细比
一般情况下,轴心受力构件满足刚度要求采取的措施是限制构件的(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截面形状
B.
截面大小
C.
长细比
D.
长度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可能的三种失稳形式分别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弯曲失稳、扭转失稳、弯扭失稳
B.
弯剪失稳、扭曲失稳、弯扭失稳
C.
拉扭失稳、弯曲失稳、扭曲失稳
D.
弯剪失稳、拉扭失稳、弯曲失稳
双轴对称截面的构件最常见的屈曲形式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扭转失稳
B.
拉扭失稳
C.
弯扭失稳
D.
弯曲失稳
单轴对称T形截面构件,当绕非对称轴屈曲时,其屈曲形式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弯曲屈曲
B.
弯剪屈曲
C.
扭曲屈曲
D.
弯扭屈曲
轴心受压杆件一般是由若干个板件组成,且板件的厚度与宽度相比都比较小,当杆件受压时,由于沿外力作用方向受压应力作用,板件本身也有可能发生翘曲变形而退出工作,这种现象称为轴心受压杆件的(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弯剪失稳
B.
弯曲失稳
C.
整体失稳
D.
局部失稳
选择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截面时,第一步应(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根据轴心压力的设计值和计算长度选定合适的截面形式
B.
初步确定截面尺寸
C.
进行强度和刚度的验算
D.
计算主轴所需要的回转半径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缀条设计时,由于剪力的方向不定,斜缀条选择截面时应按(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轴心受拉杆
B.
轴心受压杆
C.
轴心受弯杆
D.
轴心受剪杆
确定轴心受压实腹柱的截面形式时,应使两个主轴方向的长细比尽可能接近,其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便于与其他构件连接
B.
构造简单、制造方便
C.
达到经济效果
D.
便于运输、安装和减少节点类型
当轴压构件的局部稳定不满足时,下列措施相对有效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增加板件厚度
B.
降低板件厚度
C.
提高板件长度
D.
降低板件宽度
格构式柱穿过分肢的轴称为实轴,一般记作( )
多选题 (2 分) 2分
A.
x轴
B.
y轴
C.
z轴
D.
o轴
格构式柱绕实轴的计算与实腹杆件完全相同,其承载力为两个分肢压杆承载力之(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比
B.
积
C.
和
D.
差
柱子与梁的连接节点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柱脚
B.
柱顶
C.
柱头
D.
柱托
刚接柱脚与铰接柱脚的区别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是否需将柱身的底端放大
B.
能否传递弯矩
C.
能否将柱身所受的内力传给基础
D.
是否与基础相连
轴心受压构件柱脚底板的面积主要取决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底板的抗弯刚度
B.
柱子的截面积
C.
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
D.
底板的厚度
下列关于柱脚底板厚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底板厚度至少应满足t≥14mm
B.
底板厚度与支座反力和底板的支承条件有关
C.
其它条件相同时,四边支承板应比三边支承板更厚些
D.
底板不能太薄,否则刚度不够,将使基础反力分布不均匀
轴心受压构件的靴梁的高度主要取决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其与柱边连接所需的焊缝长度
B.
由底板的抗弯强度
C.
底板的平面尺寸
D.
预埋在基础中的锚栓位置
梁的主要内力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拉力
B.
压力
C.
剪力
D.
弯矩
受弯构件有实腹式和格构式之分,其中格构式受弯构件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梁
B.
柱
C.
支撑
D.
桁架
轴心受力构件是钢结构中经常使用的构件,广泛应用于桁架(包括屋架、桁架式桥梁等)、网架、塔架、悬索结构、平台结构、支撑等结构体系中。(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实腹式受压构件截面由于材料集中于分肢,在用料相同的情况下比格构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大,可提高构件的刚度,节约用钢,但制作和连接复杂费工。(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选择构件截面形式时,应力求充分发挥钢材的力学性能,并考虑制造省工、连接方便等因素,以取得合理、经济的效果。(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强度问题是构件中局部截面上的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值而发生的,它与构件或结构的变形有关。(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一般来说,当轴心受压构件为短粗杆件或截面有较大削弱时,一般为稳定条件控制,此时设计方法与拉杆一样,而当杆件比较细长时,主要为强度控制。(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单角钢截面适用于塔架、桅杆结构、起重机臂杆及轻型桁架中受力最大的腹杆。(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当压杆的计算长度较大,而轴心压力不大时,为了用较小的截面提供较大的惯性矩,以满足压杆整体稳定和刚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往往采用实腹式构件。(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与实腹式压杆一样,格构式压杆的设计也需要满足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要求。( )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