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血液学检验

下列( )指标与DIC的诊断相符。
A.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
B.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克每升,或进行性降低
C.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D.AT含量或活性降低(肝病必备)
E.血浆因子Ⅷ:C低于50%(肝病必备)
|ACP染色阳性,且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不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 (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成人T细胞白血病
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E.多毛细胞白血病
下列属于慢淋的诊断标准的是( )。
A.外周血白细胞〉10×109 /L,淋巴细胞≥5×109/L
B.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C.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D.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排除其它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疾病)
E.以上都不是
人体内具有多项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 )。
A.红系祖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巨核系祖细胞
血浆PT延长,提示下列哪组凝血因子缺陷( )。
A.Ⅷ、Ⅸ、Ⅺ
B.Ⅺ、Ⅻ、ⅩⅢ
C.Ⅰ、Ⅱ、TF、Ⅴ
D.Ⅴ、Ⅶ、Ⅷ
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试验是 ( )。
A.APTT
B.PT
C.BT
D.TT
下列哪个说法不是APTT测定的临床意义( )。
A.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即为延长
B.因子Ⅷ、Ⅸ、Ⅺ缺乏时,APTT均缩短
C.缩短可见于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
D.血浆抗凝物质增多,APTT延长
APTT试验中,加入白陶土的目的是( )。
A.激活因子Ⅻ或Ⅺ
B.激活因子Ⅷ及(或)Ⅸ
C.为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
D.便于观察血浆凝固的终点
内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 )。
A.CT
B.复钙时间
C.APTT
D.ACT
女性,45岁,皮肤、脸部紫红,并伴有头晕、皮肤骚痒,无心、肺疾病史。体检:脾肋下3cm,肝肋下1cm。检验:血红蛋白185g/L,血小板432×109/L,白细胞14×109/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女性患者,其血红蛋白量要求大于( )。
A.160g/L
B.170g/L
C.180g/L
D.190g/L
女性,52岁,因肾功能衰竭住院。血常规检查三系减少,骨髓检查原浆细胞1%,幼浆细胞3%,成熟浆细胞3%,浆系细胞明显大小不一,其他血细胞无明显异常。你认为可能是哪个疾病( ) 。
A.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B.巨球蛋白血症
C.恶性淋巴瘤
D.多发性骨髓瘤
男性,21岁,吞咽困难伴发热2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胃镜检查食道及胃未见异常。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等部位无明显异常。首先考虑下列可能的疾病是( )。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恶性淋巴瘤
C.食道癌
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发育演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胞体由大到小
B. 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C. 核染色质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胞浆由少到多
髓外造血不可发生在下述哪种情况( )。
A.婴幼儿严重贫血
B.急性再障
C.骨髓硬化症
D.血友病
细胞增殖分化过程受正、负信号调节,下列选项中负信号为( )。
A.ras
B.c-abl
C.bcl-2
D.P-53
关于红骨髓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含大量发育的各阶段血细胞而呈现红色
B.18岁后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骨的近心端
C.红骨髓约各占骨髓总量的50%左右
D.在正常情况下不再参与造血,但仍保留造血潜能
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域下列不符合的是( )。
A.胸骨
B.肋骨
C.下肢股骨远心端
D.脊椎骨
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是 ( )。
A.干细胞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
B.干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C.干细胞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
D.集落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
胚胎期造血下列错误的是( )。
A.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B.肝脏造血是由卵黄囊血岛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肝脏而引起的
C.胚胎第五个月以后骨髓成为造血中心
D.淋巴结不参与胚胎期造血
关于造血祖细胞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具有多项分化能力
B.CD34+ CD38-
C.CD34+ Lin-
D.分化能力较局限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
A.肝脏
B.脾脏
C.骨髓
某患者拟诊断PNH,下列哪几项检查与此病诊断有关()。
A.Ham试验
B.Rous试验
C.糖水试验
D.热溶血试验
女患,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3cm,红细胞2.6×109/L,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14.6×109/L,血小板76×109/L,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可能患以下哪些疾病(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贫血
C.恶性淋巴瘤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SLE
某患者拟诊地中海贫血,请问下列哪些检查对诊断该病较有价值( )。
A.外周血涂片检查
B.红细胞直径测定
C.红细胞厚度测定
D.骨髓涂片检查
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胚胎期参与造血的器官有( )。
A.骨髓
B. 肝脏
C.胸腺
D.脾脏
E.淋巴结
造血微环境包括( )。
A.网状细胞
B.造血细胞
C.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骨髓微血管系统
E.造血岛
血细胞分化是指 ( )。
A.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B.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C.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
D.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转变为具有新功能细胞的过程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诱导缓解方案是( )。
A.柔红霉素+泼尼松
B.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C.长春新碱+阿糖胞苷
D.柔红霉素+泼尼松
凝血酶时间延长, 加甲苯胺兰可以纠正, 提示受检标本的( )项异常。
A.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B.有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存在
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原发性纤溶
凝血酶时间缩短, 常见于下列( )情况。
A.含有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增多
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C.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D.巨球蛋白血症
下列情况下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可以阴性,但除外( )。
A.DIC可以排除
B.DIC进入晚期
C.正常人
D.原发性纤溶症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 需将受检血浆酸化(加入硼酸), 其目的是 ( )。
A.沉淀血浆优球蛋白
B.去除纤溶抑制物
C.使纤溶激活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血浆抗凝血酶水平增高,符合下列( )疾病的诊断。
A.肝功能障碍及肝脏疾病
B.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C.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
下列( )种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原测定。
A.待测标本不宜用肝素抗凝
B.发色底物法测AT活性,显色的深浅与AT呈正相关
C.抗原与活性同时下降为CRM-型AT缺乏症
D.抗原正常,活性下降为CRM+型AT缺乏症
APTT延长而STGT正常,最可能的缺陷是( )。
A.因子Ⅱ
B.因子Ⅴ
C.因子Ⅷ
D.因子Ⅸ
血浆蝰蛇毒时间(RVVT)正常,血浆PT延长, 提示( )。
A.因子Ⅶ缺乏
B.因子Ⅹ缺乏
C.因子Ⅶ和Ⅹ缺乏
D.因子Ⅶ和Ⅴ缺乏
应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因子Ⅱ(Ⅱ:c )、Ⅴ(Ⅴ:c)、Ⅹ(Ⅹ:c)、Ⅶ(Ⅶ:c)的促凝活性, 需下列( )试验作为基础方法 。
A.凝血酶时间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D.蝰蛇毒时间
STGT试验延长,用硫酸钡吸附血浆不能纠正,用正常血浆及正常血清均能纠正,提示( )。
A.因子Ⅷ缺乏
B.因子Ⅸ缺乏
C.因子Ⅺ缺乏
D.因子Ⅻ缺乏
在M3患者中,( )种患者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效果好。
A.t(11,17)并存PLZF-RARα融合基因
B.t(11,17)并存NuMA-RARα融合基因
C.t(15,17)并存PML-RARα融合基因
D.t(15,17)并存RARα-PML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化疗诱导获得缓解时,骨髓涂片中白血病细胞小于( )。
A.5%
B.7%
C.9%
D.11%
急性白血病通常在( )时期进行骨髓移植。
A.急变期
B.缓解期
C.静止期
D.加速期
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中,外周血中浆细胞数超过白细胞总数的百分之几才有诊断意义( )。
A.15
B.30
C.20
D.25
骨髓移植后,8-30天,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至少恢复到百分之多少可视为移植成功( )。
A.1.5
B.0.9
C.1.0
D.0.5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恶性淋巴瘤的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
B.原发性再障的诊断须依赖造血干祖细胞培养
C.浆细胞在骨髓中的数量不是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
D.造血一般检验可诊断各种血液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的特异性标志是( )。
A.BCR-ABL融合基因
B.DEK-CAN融合基因
C.AML1-MTG8融合基因
D.MLL-ENL融合基因
下列哪项不是浆细胞病( )。
A.多发性骨髓瘤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C.重链病
D.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确诊急慢性白血病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血象分析
B.血常规检查
C.骨髓象分析
D.细胞化学染色
下列( )可作为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
A.酸溶血
B.蔗糖溶血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明确诊断依赖VitK因子缺乏症必须进行下列试验有( )。
A.APTT、PT
B.因子Ⅱ:C水平测定
C.因子Ⅶ:C测定
D.因子Ⅸ:C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