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武汉科技大学仪器分析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_
(1分)
A将待测元素溶液吸喷到火焰中
B产生足够多的激发态原子
C将待测元素分子化合物转化成基态原子
D吸收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
下列哪两种光源同是线光源________
(1分)
AW灯和空心阴极灯
B氘灯和Nernst灯
C激光和空心阴极灯
DICP光源和硅碳棒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___的定量测定
(1分)
A低含量元素
B元素定性
C高含量元素
D极微量元素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________
(1分)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
C红外光谱和质谱
D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1分)
A控制燃烧速度
B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
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属于禁戒跃迁的谱项是________
(1分)
A32S1/2-32P3/2
B31S0-31D1
C31S1-31P1
D32S0-42P1
下列关于pH玻璃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1分)
A是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
B可做指示电极
C电极电势与溶液的酸度有关
D可做参比电极
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
(1分)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
(1分)
A气体
B固体
C固体, 液体
D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
阳离子、阴离子及中性分子经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若电渗淌度大于阴离子的电泳淌度,则它们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
(1分)
A阴离子、中性分子、阳离子
B中性分子、阴离子、阳离子
C阳离子、中性分子、阴离子
D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空间排斥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________
(1分)
A分配平衡
B吸附平衡
C离子交换平衡
D渗透平衡
电位分析法与下列哪一项无关________
(1分)
A电动势
B参比电极
C指示电极
D指示剂
原子吸收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于________
(1分)
A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
B原子的热运动
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
(1分)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________
(1分)
A定性
B半定量
C定量
D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________
(1分)
ACO2
BH2O
CSO2
DH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消除物理干扰的定量方法是
(1分)
A标准曲线法
B标准加入法
C内标法
D直接比较法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________
(1分)
A交流电弧
B直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等离子体光源
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________
(1分)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C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
D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原子发射谱线的自吸现象是基于________
(1分)
A不同粒子的碰撞
B外部磁场的作用
C外部电场的作用
D同类原子的作用
在测定溶液pH值时,需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校正测定,其目的是
(1分)
A消除温度的影响
B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C扣除待测电池电动势与试液pH关系式中的K
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 单色器、 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1分)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空心阴极灯
C原子化器
D辐射源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________
(1分)
A提供式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连续光谱
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时采用的入射光为________
(1分)
A白光
B单色光
C可见光
D紫外光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特征区有如下吸收峰:3400cm-1~2400cm-1

宽而强的吸收,1710cm-1。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分)
A醛
B酮
C羧酸
D酯
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0.300,则该溶液在同样厚度下的透光率为________
(1分)
A30%
B50%
C70%
D10%
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________
(1分)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________
(1分)
A盐酸
B磷酸
C钠
D镁
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是________
(1分)
AR≥0.1
BR≥0.7
CR≥1
DR≥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 )
(1分)
A燃气-助燃气
B载气
C燃气
D助燃气
电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电参数不包括
(1分)
A电阻
B电位
C电容
D电量
在发射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________
(1分)
A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B将试样蒸发、离解、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辐射
C提供仪器照明
D辐射出试样的连续光谱
在气-液色谱系统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越相似,它们之间________
(1分)
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
B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
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1分)
A直流电弧
B交流电弧
C电火花
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分)
A参比电极是提供电位测量标准的电极,它必须是去极化电极
B新用玻璃电极不用在水中浸泡较长时间
C离子选择电极电位选择系数Kpotij越大,该电极对i 离子测定的选择性越好
D控制电流电解分析法的选择性优于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
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_
(1分)
A调整保留值之比
B死时间之比
C保留时间之比
D保留体积之比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1分)
A钨灯
B能斯特灯
C空心阴极灯
D氘灯
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待测成分的浓度之间________
(1分)
A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B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C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
D无定量关系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 )的操作
(1分)
A改变柱长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
(1分)
A蒸馏水
B含酸、KMnO4和淀粉的试剂空白
C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下列因素,能使荧光强度变大的是( )
(1分)
A升高温度
B形成氢键
C共轭效应
D重金属离子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哪种过程?________
(1分)
A吸附-脱附
B溶解-挥发
C离子交换
D空间排阻
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
(1分)
A白光
B平行单色光
C平行可见光
D紫外光
在其它色谱条件不变时,若使理论塔板数增加 3 倍,对两个十分接近峰的分离度是________
(1分)
A增加 1 倍
B增加 3 倍
C增加 4 倍
D增加 1.7 倍
原子吸收分析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干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分)
A空心阴极灯
B火焰
C原子化系统
D分光系统
仪器分析实验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 它比较适合于
(1分)
A大批量试样的测定
B多离子组分的同时测定
C简单组分单一离子的测定
D组成较复杂的少量试样的测定
已知:h=6.63×10-34 Js则波长为100nm的光子能量为________
(1分)
A12.4 eV
B124 Ev
C12.4×105eV
D0.124 eV
当金属插入其金属盐溶液中,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电位差,此电位差为
(1分)
A液接电位
B电极电位
C电动势
D膜电位
Na原子的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________
(1分)
A32S1/2—43S1/2
B32P1/2—42D5/2
C32S1/2—32D5/2
D32S1/2—32P1/2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
(1分)
A直流电弧
B交流电弧
C电火花
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