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用基础化学
下列各物质的分子间不仅仅存在色散力的是
A、
CO2
B、
NH3
C、
H2S
D、
HBr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
A、
最大重叠原理
B、
能量最低原理
C、
保利不相容原理
D、
洪特规则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Al>Al3+
B、
F->F
C、
Cl>F
D、
C>B
下列对正催化剂叙述正确的是
A、
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
B、
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改变了反应历程
D、
增加有效碰撞次数
下列分子中,具有直线形结构的是
A、
CO2
B、
CS2
C、
H2O
D、
CH4
BF3为平面三角形是因为B原子采取sp2杂化
A、正确
B、错误
正反应是基元反应,那么逆反应也是基元反应
A、正确
B、错误
平衡常数随起始浓度不同而变化
A、正确
B、错误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A、正确
B、错误
质量作用定律适合所有反应
A、正确
B、错误
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分散系是否有颜色
B、
外观是否透明
C、
分散系是否均匀
D、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则必须有
A、
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两溶液的百分浓度相同
C、
两溶液的渗透浓度相同
D、
两溶液体积相同
造成沸点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
蒸气压下降
B、
电导率
C、
凝固点降低
D、
渗透压
6
质量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g·L-1
C、
g·mol-1
D、
mol·g-1
下列溶胶中胶粒向正极移动的是
A、
氢氧化铁溶胶
B、
硝酸银过量的氯化银溶胶
C、
淀粉溶胶
D、
碘化钾过量的碘化银溶胶
下列分散系中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
B、
雾
C、
氢氧化铁胶体
D、
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A、
溶液的蒸气压
B、
溶液的凝固点
C、
溶液的沸点
D、
溶液的渗透压
进行溶液稀释的依据是
A、
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B、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质量不变
D、
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下列各浓度表示中,无量纲的浓度是
A、
物质的量浓度
B、
质量分数
C、
体积分数
D、
摩尔分数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B、
有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
C、
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0
质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一样都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义溶质的量
A、正确
B、错误
用一束光线照射一杯粗分散系的溶液,发现光线不能通过,其原因是粒子的反射
A、正确
B、错误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换算需要溶液密度作为桥梁
A、正确
B、错误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A、正确
B、错误
0
造成沸点升高的根本原因是渗透压
A、正确
B、错误
在NaCl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A、
HCl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B、
Ksp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sp减小
C、
酸的存在降低了Ksp的数值
D、
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某两个电对的φθ值相差越大,则它们之间的氧化反应
A、
速度越快
B、
进行的越完全
C、
越容易达到平衡
D、
受外界的影响越小
原电池的组成为:(-)Zn|ZnSO4(c)‖HCl(c)|H2(100kPa),Pt(+),该原电池电动势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
ZnSO4溶液的浓度
B、
锌电极极板的面积
C、
HCl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发生水解显酸性的是
A、
NaHCO3
B、
NH4Cl
C、
K3PO4
D、
NaAc
NH3的共轭酸是
A、
NH2-
B、
NH4 +
C、
NH2 OH
D、
N2H4 +
K2Cr2O7中Cr元素的氧化数是
A、
4
B、
5
C、
6
D、
7
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NH3和NH4Cl
B、
H2PO4-和HPO42-
C、
HCl和过量的氨水
D、
氨水和过量HCl
将0.1 mol·L-1HAc和0.1 mol·L-1HCl溶液分别稀释一倍时,其[H+]的变化是
A、
HAc溶液中[H+]减半
B、
HCl溶液中[H+]减半
C、
均减半
D、
HAc溶液中[H+]减1/5
下列原电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
(-)Zn2+|Zn‖Cu2+|Cu(+)
B、
(-)Zn2+|Zn‖Cu|Cu2+(+)
C、
(-)Cu|Cu2+(c1)‖Fe2+(c2),Fe3+(c3)|Pt(+)
D、
(-)Fe2+(cθ)|Fe3+(cθ)‖Ag+(cθ)|Ag(+)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
A、
2
B、
4
C、
6
D、
8
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 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4++2e- =NH3+H2,根据上述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
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C、
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D、
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已知下列反应;CuCl2+SnCl2 = Cu +SnCl4;FeCl3+Cu= FeCl2+CuCl2在标准状态下按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有关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由大到小排序为
A、
φθ(Fe3+/Fe2+)
B、
φθ(Cu2+/Cu)
C、
φθ(Sn4+/Sn2+)
能吸收CO2不用做供氧剂的是
A、
Na2O
B、
KCO3
C、
Na2O2
D、
NaH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pH越小,酸效应越强
B、
溶液pH越大,水解效应越强
C、
若配离子稳定性更高,则向沉淀中加入配位剂,通常易使沉淀溶解
D、
当加入氧化剂和中心原子反应后,则配离子向分解的方向移动
在下列粒子中,属于强碱的是
A、
CN-
B、
S2-
C、
Cl-
D、
NO3-
凡溶度积大的沉淀一定能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
A、正确
B、错误
溶度积大者,其溶解度就大
A、正确
B、错误
由Nernst方程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减小电对中还原态物质浓度时,电对的电极电势数值增大
A、正确
B、错误
标准电极电势的标准状态是指组成电对的离子浓度为1moL•L(若涉及到气体,则分压力l01.3kPa),温度是在298K的状态。
A、正确
B、错误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A、正确
B、错误
下列不含氢键的是
A、
H2O
B、
HF
C、
CH4
D、
CH3OH
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
NH3
B、
H2S
C、
CH4
D、
CO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1,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A、
2s
B、
1s
C、
1.33s
D、
0.44s
关于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
必须有气体参加
B、
改变压强时容器的体积改变
C、
改变压强实质是改变了反应物的浓度
D、
当温度一定,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对于反应;2H2(g)+ O2(g)≒2H2O(l) +Q,理论上最有利于H2O生成的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