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陇东学院混凝土结构原理(高起专)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70%,且不应小于( )。
A
200mm
B
300mm
C
250mm
D
350mm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A
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
纵向受力钢筋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距离
C
箍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就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 )不正确。
A
徐变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
B
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D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钢筋混凝土单筋受弯构件,由于配筋率不同有 ()三种破坏形态。
A
少筋
B
适筋
C
多筋
D
超筋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
A
相同
B
有所降低
C
提高不多
D
提高很多
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是()。
A
截面保持平面
B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C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简化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 )。
A
相同
B
有所降低
C
提高很多
D
提高很少
适当提高梁的配箍率可以(  )
A
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
B
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
C
显著提高抗剪承载力
D
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
A
不出现压应力
B
允许出现压应力
C
不出现拉应力
D
允许出现拉应力
大偏心受压柱和小偏心受压柱破坏的根本区别是 (  )
A
偏心距的大小
B
破坏时受压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
C
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D
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