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理工大学数据结构
设有数组A[i,j],数组的每个元素长度为3字节,i的值为1到8,j的值为1到10,数组从内存首地址BA开始顺序存放,当用以列为主存放时,元素A[5,8]的存储首地址为( )。
A.BA+141
B.BA+180
C.BA+222
D.BA+225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a11为第一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个元素占一个地址空间,则a85的地址为( )。
A.13
B.32
C.33
D.40
若对n阶对称矩阵A以行序为主序方式将其下三角形的元素(包括主对角线上所有元素)依次存放于一维数组B[1..(n(n+1))/2]中,则在B中确定aij(i
A.i*(i-1)/2+j
B.j*(j-1)/2+i
C.i*(i+1)/2+j
D.j*(j+1)/2+i
二维数组A的每个元素是由10个字符组成的串,其行下标i=0,1,…,8,列下标j=1,2,…,10。若A按行先存储,元素A[8,5]的起始地址与当A按列先存储时的元素( )的起始地址相同。设每个字符占一个字节。
A.A[8,5]
B.A[3,10]
C. A[5,8]
D.A[0,9]
广义表((a,b,c,d))的表头是( ),表尾是( )。
A.a
B.( )
C.(a,b,c,d)
D.(b,c,d)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形式有( )
A.十字链表
B.三元组
C.散列
D.索引顺序
把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后,这棵二叉树的形态是( )。
A.唯一的
B.有多种
C.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左孩子
D.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右孩子
n(n≥2)个权值均不相同的字符构成哈夫曼树,关于该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树一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B.树中一定没有度为1的结点
C.树中两个权值最小的结点一定是兄弟结点
D.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权值一定不小于下一层任一结点的权值
设F是一个森林,B是由F变换得的二叉树。若F中有n个非终端结点,则B中右指针域为空的结点有( )个。
A.n-1
B.n
C.n+1
D.n+2
引入二叉线索树的目的是( )。
A.加快查找结点的前驱或后继的速度
B.为了能在二叉树中方便的进行插入与删除
C.为了能方便的找到双亲
D.使二叉树的遍历结果唯一
若X是二叉中序线索树中一个有左孩子的结点,且X不为根,则X的前驱为( )。
A.X的双亲
B.X的右子树中最左的结点
C.X的左子树中最右结点
D.X的左子树中最右叶结点
设哈夫曼树中有199个结点,则该哈夫曼树中有( )个叶子结点。
A.99
B.100
C.101
D.102
一棵非空的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与后序遍历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一定满足( )。
A.所有的结点均无左孩子
B.所有的结点均无右孩子
C.只有一个叶子结点
D.是任意一棵二叉树
在下列存储形式中,( )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A.双亲表示法
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
D.顺序存储表示法
若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要交换其所有分支结点左、右子树的位置,利用( )遍历方法最合适。
A.前序
B.中序
C.后序
D.按层次
对二叉树的结点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结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同一结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可采用( )遍历实现编号。
A.先序
B. 中序
C.后序
D.从根开始按层次遍历
利用二叉链表存储树,则根结点的右指针是( )。
A.指向最左孩子
B.指向最右孩子
C.空
D.非空
深度为h的满m叉树的第k层有( )个结点。(1=
A.mk-1
B.mk-1
C.mh-1
D.mh-1
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 )。
A.11
B.10
C.11至1025之间
D.10至1024之间
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 )。
A.250
B.500
C.254
D.501
由3个结点可以构造出多少种不同的二叉树?( )
A.2
B.3
C.4
D.5
在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结点的二叉树的度为0;
B.二叉树的度为2;
C.二叉树的左右子树可任意交换;
D.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小于或等于深度相同的满二叉树。
G是一个非连通无向图,共有28条边,则该图至少有( )个顶点。
A.7
B.8
C.9
D.10
若从无向图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搜索可以访问图中所有的顶点,则该图一定是( )图。
A.非连通
B.连通
C.强连通
D.有向
下面( )算法适合构造一个稠密图G的最小生成树。
A.Prim算法
B.Kruskal算法
C.Floyd算法
D.Dijkstra算法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借助( )来实现算法
A.栈
B.队列
C.树
D.图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借助( )来实现算法。
A.栈
B. 队列
C.树
D.图
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二叉树的( )。
A.英语1(20号16:30-18:30)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层次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类似于二叉树的( )。
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层次遍历
图的BFS生成树的树高比DFS生成树的树高( )。
A.小
B.相等
C.小或相等
D.大或相等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1/2
B.1
C.2
D.4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倍。
A.1/2
B.1
C.2
D.4
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 )条边。
A.n
B.n(n-1)
C.n(n+1)
D.n2
n个顶点的连通图用邻接距阵表示时,该距阵至少有( )个非零元素。
A.n
B.2(n-1)
C.n/2
D.n2
通常对图进行遍历方法( )。
A.深度优先遍历
B.广度优先遍历
C.层次遍历
D.中序遍历
折半搜索与二叉排序树的时间性能( )。
A.相同
B.完全不同
C.有时不相同
D.数量级都是O(log2n)
设哈希表长为14,哈希函数是H(key)=key%11,表中已有数据的关键字为15,38,61,84共四个,现要将关键字为49的元素加到表中,用二次探测法解决冲突,则放入的位置是( )。
A.8
B.3
C.5
D.9
下面关于哈希查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时,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B.采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时,若插入规定总是在链首,则插入任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C.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不会引起二次聚集现象
D.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适合表长不确定的情况
下面关于哈希查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哈希函数构造的越复杂越好,因为这样随机性好,冲突小
B.除留余数法是所有哈希函数中最好的
C.不存在特别好与坏的哈希函数,要视情况而定
D.哈希表的平均查找长度有时也和记录总数有关
m阶B-树是一棵( )。
A.m叉排序树
B.m叉平衡排序树
C.m-1叉平衡排序树
D.m+1叉平衡排序树
下面关于B-和B+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树和B+树都是平衡的多叉树
B.B-树和B+树都可用于文件的索引结构
C.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顺序检索
D.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随机检索
下列关于m阶B-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根结点至多有m棵子树
B.所有叶子都在同一层次上
C.非叶结点至少有m/2 (m为偶数)或m/2+1(m为奇数)棵子树
D.根结点中的数据是有序的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LL
B.LR
C.RL
D.RR
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
C.(100,60, 80, 90, 120,110,130)
D.(100,80, 60, 90, 120,130,110)
对22个记录的有序表作折半查找,当查找失败时,至少需要比较( )次关键字。
A.3
B.4
C.5
D.6
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次与表中( )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
C.20,50
D.30,88,50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的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最好采用( )查找法。
A.顺序查找
B.折半查找
C.分块查找
D.哈希查找
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
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
A.(n-1)/2
B.n/2
C.(n+1)/2
D.n
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可能要探测多个位置,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所探测的这些位置上的关键字 ( )。
A.不一定都是同义词
B.一定都是同义词
C.一定都不是同义词
D.都相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