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实用心理学

Y理论的观点是人是经济人,人的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维持因素。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与外在动机相比,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持久。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因此能力等同于知识、技能。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只要勤奋努力,能力的高低不会影响到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大多数人的能力的发展模式是稳定发展。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认知方式是个人所偏爱于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场依存型的人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洽,他们更喜欢自然科学知识。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一般来说,在认知风格上,女性擅长系列加工方式,而男性擅长同时型加工方式。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具有任何作用。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自我完善的四部曲是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我很快乐,我喜欢美食,我热爱音乐”,这反映的是社会自我概念。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主我。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社会态度是个体主动的选择,社会规范不会影响人们的态度。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婴幼儿的生存手段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情绪
B.


C.

笑 
D.

表现
勃然大怒、欣喜若狂指的是情绪的状态(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情趣  
B.

激情 
C.

应激
D.

心境
古语云“忧者是之而忧,喜者是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焦虑
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这指的是动机的( )功能。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维持
B.

激活
C.

指向
D.

调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尊重的需要
B.

爱和归属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社会需要
人类大多数动机都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生理性动机  
B.

社会性动机  
C.

内在动机
D.

成长动机
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劳动保护等属于双因素理论中两种因素之中的(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激励因素  
B.

维持因素
C.

刺激因素
D.

奖励因素
以下的( )属于操作能力。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判别决策能力
D.

劳动能力
年龄很小就表现出才华,这说明的是能力发展形态中的(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稳定发展
B.

早熟  
C.

大器晚成  
D.

早慧
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

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

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

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能力受到( )的影响。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遗传因素  
B.

后天因素
C.

环境因素
D.

教育因素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 )的特点。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长期性
B.

不变性
C.

统合性
D.

稳定性
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都是好的
B.

都是坏的  
C.

有好有坏
D.

无好坏之分
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抑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胆汁质
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自我调节 
B.

自我体验  
C.

 自我控制
D.

自我认知
同宿舍的同学之间交往相对不同宿舍的同学来得更为频繁,这是因为他们的(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熟悉
B.

 相似
C.

互相吸引
D.

接近
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年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出生到两岁
B.

两岁到七岁
C.

七岁到十二岁
D.

十二岁到十四五岁
心理学家( )引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对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费斯廷格
D.

贝克
( )的儿童能对抽象命题进行逻辑思维,开始系统寻求问题的答案,可以将各种命题加以自由组合。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 )是幼儿接受早期智力教育的最重要的时机,不可错过。
单选题 (3 分) 3分

A.

1~2岁
B.

3~4岁
C.

 5~6岁
D.

7~8岁
在考虑社会需要的大前提下,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也应适当兼顾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指的是职业选择( )原则。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胜任
B.

优势
C.

发展
D.

兴趣
“良禽择木而栖”说明的是职业选择的( )原则。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胜任
B.

优势
C.

兴趣
D.

发展
下列的( )不是米切洛兹总结的生涯规划的目的。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开发潜能
B.

赚取金钱
C.

自我实现
D.

突破障碍
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自我分析的正确步骤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我是谁 自我诊断 我想做什么 我会做什么

 
B.

自我诊断 我是谁 我想做什么 我会做什么

 
C.

我是谁 我会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 自我诊断

 
D.

自我诊断 我是谁 我会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
在安德森的研究中,性格特征中的热情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助人行为主要受到助人者人格特征、情绪、移情能力影响,自然条件不会影响到助人行为的发生与否。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人们一般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兴趣、个性与自己反差较大的人。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助人者的人格特征、当时的情绪和是否具有救人的技能都会影响他的助人行为。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适应不良,也就是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边缘型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危害最大,最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心理健康是这么描述的:个体要保持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个体,既要与环境保持各种交换,达到适应,又要发挥潜质,不能被环境或磨灭。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个体的经历、创伤、对冲突和社会环境的体验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阻抗是患者的一种有意识防御策略。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人本主义疗法有很多种,其中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格式塔疗法比较有代表性。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
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迁就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判断题 (2 分) 2分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