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水资源管理

某站的年径流量频率曲线的Cs>0 ,那么频率为50%的中水年的年径流量(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大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B.
大于等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C.
小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D.
等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净雨深在数量上应该 (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等于径流深

B.
大于径流深

C.
小于径流深
一般情况下,洪量系列的Cv值比洪峰系列的Cv值 (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B.


C.
相等
某流域为超渗产流,在以下各因素中,影响径流产生最为明显的因素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降雨强度;

B.
前期土壤含水量;

C.
降雨量。
单位线法是推求( )的方法。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设计暴雨;

B.
设计洪水过程线;

C.
设计洪峰流量

D.
降雨量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进行产流计算时,蓄满产流模式(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既产生地面径流又产生地下径流

B.
不产生地下径流

C.
不产生地面径流

D.
是因降雨强度超过入渗强度而产流
某流域为蓄满产流,一场暴雨所形成的径流是 (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地面径流

B.
地下径流

C.
总径流

D.
洪峰流量
某流域为超渗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取决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降雨强度

B.
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C.
降雨量

D.
洪峰流量
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所形成的单位线 (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洪峰小,洪峰出现时早

B.
洪峰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
洪峰小,洪峰出现时迟

D.
洪峰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由蓄满产流模型绘制的降雨径流相关图的上部表现为一组(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平行等距离曲线

B.
平行等距离直线

C.
非平行直线

D.
非平行曲线
设计洪水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B.
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
任一频率的洪水

D.
历史最大洪水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
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
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

B.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
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

D.
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B.
暴雨观测、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C.
暴雨频率分析、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D.
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选择典型洪水、推求设计洪水
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
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
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
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 100 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 100 年可能出现一次

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 100 年出现一次

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 100 年可能出现一次
当设计断面仅具有短期径流实测资料时,进行年径流分析计算,因为月径流资料相关点据较年径流的相关点据多,应当优先采用月径流相关关系展延设计断面的径流资料。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当设计断面具有较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一般认为在具有30年以上实测资料为具有较长期径流资料),可以直接对流量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年径流分析计算成果。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进行年径流分析计算时,为确定设计代表年中水年典型年的径流年内分配,在选择实际发生年份时,应选择对于工程不利的年内过程。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为按照实际发生年份的年内径流过程确定典型年的径流年内分配,在选择实际发生年份时,对于枯水典型年,应选择对于工程不利的年内过程。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为按照实际发生年份的年内径流过程确定典型年的径流年内分配,在选择实际发生年份时,对于枯水典型年,应选择对于工程最有利的年内过程。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时,“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合理性、可靠性、代表性进行审查。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以实际年作为设计代表年,主要用于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进行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时,应采用典型年来水年内分配和灌溉用水过程作为设计依据。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水文年或水利年以每年春、夏两季河水开始涨水(汛期开始)时为起点,以次年枯水期结束时为终点。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水文比拟法是将参证流域的水文资料移用到设计流域上的水文计算方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都是流域的产流模式,蓄满产流一般发生在干旱地区或湿润地区的干旱季节,超渗产流一般发生在湿润地区或干旱地区的湿润季节。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单位线法是推求设计暴雨的方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推求设计洪水时采用的单位线法是推求地面径流过程的一种计算方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一次洪水过程,常用洪峰、洪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来描述。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一次洪水过程,常用雨量、历时、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来描述。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典型洪水过程线应尽量选择峰高量大且主峰位置偏后的洪水。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典型洪水过程应具有代表性,应在较大洪水常出现的月份中选取,其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假定是:暴雨与洪水同频率。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典型洪水过程线应尽量选择峰缓量大且主峰位置偏前的洪水。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了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设计枯水年(或设计枯水段)开始供水时必须蓄到的水位称为(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正常蓄水位

B.
有效库容

C.
设计洪水位

D.
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为(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防洪高水位

B.
正常蓄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

D.
共用库容
水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蓄水位称为(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防洪高水位

B.
设计洪水位

C.
校核洪水位

D.
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为 (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正常蓄水位

B.
死水位

C.
设计洪水位

D.
防洪限制水位
是水库非常运用情况下所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水位,是大坝坝顶高程的确定及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正常蓄水位

B.
死水位

C.
设计洪水位

D.
校核洪水位
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死水位

B.
正常蓄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

D.
设计洪水位
( )时,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部分结合。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

B.
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与死水位重合,防洪高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

D.
设计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
按( )分,年调节可分为完全年调节和不完全年调节。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调节周期长短

B.
水量利用程度

C.
库容大小

D.
设计洪水位
水库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 )库容。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有效

B.


C.
调洪

D.
防洪
兴建水库后,进入水库的洪水经水库拦蓄和阻滞,使得其洪峰流量( ),泄流过程(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增大、缩短

B.
增大、延长

C.
削减、缩短

D.
削减、延长
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遇水库大坝设计洪水时,当水库蓄水达到防洪高水位后,水库应(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考虑下游防洪要求,控制下泄洪水流量不超过下游允许安全泄量

B.
不再考虑下游防洪要求,进行敞泄

C.
关闭泄洪建筑物闸门

D.
立即开启非常溢洪道进行泄流
拦洪库容是( )之间的库容。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死水位与正常蓄水位

B.
防洪限制水位与设计洪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与校核洪水位

D.
防洪高水位与死水位
13.“(m3/s)·月”为( )单位。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水量

B.
时间

C.
流量

D.
水位
水库蒸发损失是指水库(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建库前蒸发值

B.
建库后蒸发值

C.
建库前与建库后的蒸发水量差值

D.
水库运行中的水面蒸发值
影响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大小的是( )。
单选题 (1.5 分) 1.5分
A.
各年平均水量损失

B.
各年供水期平均水量损失

C.
设计枯水年水量损失

D.
设计枯水年供水期水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