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环境保护法
城市大气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气污染仍然是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源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侵权常常是出于诸如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美好初衷,这不同于有着故意或过失的其他犯罪。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辅助资料(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决议、司法判例)也可以成为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环境行政制裁是指法定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行政责任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环境资源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义务而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行政责任不要求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主观上有过错。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属于环境行政处分的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罚款
B.
警告
C.
降级
D.
记过
影响我国环境法实施效果的因素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
B.
环境行政执法的问题
C.
环境立法方面的问题
D.
环境司法的问题
环境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内容
B.
主体
C.
客体
D.
主观
下列属于环境法律关系内容的有()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健康
B.
生命
C.
公民
D.
环境权利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核心区
B.
缓冲区
C.
考察区
D.
实验区
环境法体系,以()为主干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B.
宪法
C.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D.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现代国家大都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实行()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无过错责任原则
B.
过错责任原则
C.
过错推定原则
D.
公平责任原则
目前限期治理项目,治理期限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2
B.
5
C.
1
D.
3
下列哪一项属于教育性非刑罚措施?()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公开悔过
B.
勒令解散
C.
限期治理
D.
责令补救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赔偿损失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拘留
环境法体系,以()为基础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B.
宪法
C.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D.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哪一年被确定下来的?()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1978
B.
1970
C.
1972
D.
1965
下列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方式,哪一种是法律解决方式()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调解
B.
斡旋与调停
C.
协商
D.
仲裁与司法解决
下列关于环境法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B.
法律主体单一性
C.
保护权益的共同性
D.
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清洁生产
B.
防治污染
C.
保护环境
D.
回收利用
关于环境侵害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具有社会性
B.
具有即时性
C.
具有复杂性
D.
主体特殊性
环境行政处罚的方式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责令停产停业
B.
警告
C.
罚款
D.
排除危害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环境权的内容()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监督权
B.
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
C.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
D.
环境管理权
环境行政制裁是指法定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分级、分部门的执法体制。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处置环境犯罪的非刑罚措施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公开悔过
B.
限期治理
C.
责令补救
D.
勒令解散
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
B.
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了环境行政违法行为
C.
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主观上有过错
D.
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实施的环境违法行为达到了法定追究环境行政责任的程度
关于环境权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权是一项价值取向多重的权利
B.
环境权是一项新型的人权
C.
环境权是一项主体广泛的权利
D.
环境权是一项与义务结合紧密的权利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发生了侵害结果
B.
主观上的过错
C.
环境侵害行为与侵害结果间存在因果关系
D.
存在环境侵害行为
环境法的实施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司法
B.
立法
C.
执法
D.
守法
行政主体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撤销行政违法行为
B.
进行行政赔偿
C.
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D.
履行行政职责
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环境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赔偿
B.
道歉
C.
罚款
D.
终止侵害行为
关于环境责任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环境资源进行维护、恢复和整治
B.
有计划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C.
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D.
对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
B.
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C.
综合治理要求根据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
D.
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
()是国际环境法诞生的标志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B.
里约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约翰内斯堡会议
行政方面的干预手段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建立许可证制度
B.
实行排污收费制
C.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D.
建立奖惩制度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赔偿损失
B.
行政处分
C.
拘留
D.
行政处罚
第一个将环评制度法制化的国家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普通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
B.
环境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C.
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D.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环境法实现的一种最终的制度保障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司法
B.
环境守法
C.
环境执法
D.
环境立法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赔偿损失
B.
恢复原状
C.
排除危害
D.
罚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B.
生态平衡不同于自然平衡
C.
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共同复合而成的统一体
D.
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代,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
环境法体系,以()为核心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B.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C.
宪法
D.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方面的干预手段()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国家实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
B.
国家制定环境控制法律制度
C.
国家制定环境保护和预防制度
D.
国家利用税收杠杆来促进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环境民事诉讼最为常见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变更之诉
B.
确认之诉
C.
给付之诉
D.
赔偿之诉
现代国家大都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实行()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过错责任原则
B.
公平责任原则
C.
过错推定原则
D.
无过错责任原则
水体即水环境,是指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域以及地下存在的水的自然综合体。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