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在中国东北公然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美国与俄国

B.日本与俄国

C.英国与日本

D.美国与英国
1930年,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的是( )

A.梁漱溟

B.左舜生

C.黄炎培

D.邓寅达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

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商业方面开始的

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

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1979年,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

A.拨乱反正

B.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

A.珠海经济特区

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进行传教活动

B.干涉中国内政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995年,江泽民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告台湾同胞书》

D.《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1956年被毛泽东称作“新经济政策”的是()

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

B.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规律

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党和政府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在()

A.中共八大上

B.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七千人大会上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经济特区

C.改革开放试验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
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鲁迅

D.瞿秋白
1928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土地法是在( )   

A.井冈山

B.瑞金

C.古田

D.永新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

A.秋收起义

B.平江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935年,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

A.佟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谢晋元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在( )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3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5年10月25日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

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C.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

A.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创建的企业有(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沈阳机床厂

C.北京电子管厂

D.沈阳飞机制造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957年的整风运动反对的主要是()

A.教条主义

B.主观主义

C.宗派主义

D.官僚主义
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党和人民对“文化大革命”错误进行抵制的有()

A.“二月逆流”

B.一月风暴

C.“四五”运动

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以上都不对
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指()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有()

A.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并逐渐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表现有(

A.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在中国设立银行

C.控制交通运输业

D.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清军将领有(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海龄

D.陈化成
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

B.农民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农民阶级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缺乏对外国列强的清醒认识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

A.官办

B.官督商办

C.官商合办

D.商办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有()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康有为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中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主要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救亡图存

C.振兴中华

D.“自强”、“求富”
晚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

A.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

B.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

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

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变法运动的文化教育方案包括()

A.改革科举制度

B.广设学堂

C.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D.设译书局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

A.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被称为“南陈北李”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陈潭秋

C.李大钊

D.李达
1935年10月,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的红军部队有( )

A.中央红军陕甘支队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红十五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