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新乡医学院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不涉及药物治疗
D.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下面哪项不属于伤害预防策略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
A.开展伤害预防的健康教育
B.现场紧急救助
C.摩托车头盔的使用
D.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
E.游泳池周围设立栅栏
经济发展中地区着重预防的心血管疾病有()
A.风心病
B.冠心病
C.脑梗死
D.肺心病
E.高血压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A.高血压
B.饮酒
C.吸烟
D.糖尿病
E.劳累
我国今后10年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包括()
A.宫颈癌
B.肺癌
C.乳腺癌
D.白血病
E.食管癌
下列哪些癌症最适合筛检()
A.乳腺癌
B.肺癌
C.食管癌
D.白血病
E.宫颈癌
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有()
A.沟塘水
B.黄曲霉毒素
C.肝损伤
D.病毒性肝炎
E.遗传因素
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
B.平均寿命延长
C.生态环境的污染
D.行为方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
E.人口老龄化
标本检测中,设立重复对照可以控制()
A.标本采集的质量
B.不同操作者检测质量
C.某操作者的检测质
D.标本储存的质量量
E.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下列哪些属于分子生物标志()
A.突变的DNA
B.功能变异的蛋白质
C.基因异常表达
D.头发中某微量元素含量高
E.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
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
A.传染性疾病
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意外伤害
D.健康状态
E.遗传病
卫生需求评估的信息收集来源主要经哪几个途径实现()
A.空中观察
B.直接来自灾区及营救者的报告
C.宣传媒体的报道
D.常设监测机构的报道
E.实地考察
评价评定量表信度主要包括()
A.内部的一致性
B.受试者测量一致性
C.重测一致性
D.不同测定者测量的一致性
E.筛查一致性
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85mmHg。这就意味着()
A.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高
B.前者的特异度比后者高
C.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
D.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
E.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
下面哪项不属于预防策略中的主动干预()
A.在车辆设计中改善刹车
B.安全气囊的使用
C.提高道路安全性
D.父母把有害的药品锁到对儿童安全的地方
E.戴头盔
要判定为因果关联,除统计学关联外尚需确定的是
A.时间顺序
B.关联强度大
C.无三大偏倚小
D.有特异性
E.无随机误差
下列哪些属于计划免疫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指标
A.疫苗效果指
B.疫苗保护率
C.疫苗接种率数
D.抗体阳转率
E.抗体平均滴度
下列哪些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群迁出
C.免疫人口免疫力自
D.免疫人群死亡然消退
E.计划免疫
关于混杂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混杂因素是观察结局效应的危险或保护因素
B.混杂因素存在时一定干扰研究的真实性
C.混杂因素的效应可以通过配比、随机化、限制等方法消除
D.混杂因素是判断是否存在混杂偏倚的唯一标准
E.混杂因素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控制
以下关于信息偏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差异错分偏倚因其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无关,故不需要控制
B.差异错分偏倚因其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有关,故需要控制
C.差异性信息偏倚通常来源于回忆偏倚和调查者偏倚
D.无差异偏倚通常是分类标准误差造成的
E.盲法收集信息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关于真实性与变异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真实性的反面是变异性,因此,真实性高的研究是无变异的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应能反映的是样本来源人群的生物学变异
C.外部真实性高的研究应能反映推论任人群的生物学变异
D.真实性高的研究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应较小
E.信度反映的是随机变异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研究的真实性的一部分
根据《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下面哪些因素属于健康影响的因素
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
E.生物恐怖
制定疾病预防策略的必要性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疾病的流行具有迅速变化的特性
B.如何寻求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C.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D.适合于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通用的疾病的防制模式
E.疾病相同的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
A试验的灵敏度高于B试验,这就意味着()
A.A试验的特异度高于B试验的特异度
B.A试验的假阳性率高于B试验假阳性率
C.A试验的假阳性率低于B试验假阳性率
D.A试验的假阴性率低于B试验假阴性率
E.A试验的真阳性率低于B试验真阳性率
应用筛检试验检查一组无症状的人,发现被诊断为有病的人,从确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5年,而那些不是被筛检发现的病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5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从上述资料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筛检试验可能延长了生存时间
B.可能存在领先时间偏倚
C.该试验的灵敏度不高
D.该实验的特异度不高
E.效果不明显
所谓疫苗的“双盲”实验是指()
A.试验组接受疫苗,而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疫苗的性质
C.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何人接受疫苗、何人接受安慰剂
D.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现患研究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不存在因果联系
B.联系的强度越大,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越大
C.联系的一致性好,说明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大
D.前因后果是判断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
E.联系的合理性好,表明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大
某病的发病率是()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一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
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A.艾滋病
B.禽流感
C.霍乱
D.SARS
我国规定监测的传染病是()
A.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回归热
B.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回归热、出血热
C.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出血热、登革热、艾滋病
D.鼠疫、霍乱、黄热病、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
调查某地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用()
A.个案调查
B.爆发调查
C.抽样调查
D.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比较某一人群的死亡人数比一般人群的死亡人数多、少或相等,要应用()
A.RR
B.OR
C.SMR
D.AR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目前控制AIDS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A.健康教育
B.积极治疗
C.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D.戒毒
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
传播途径是指()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经历的全部过程
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体内排出,污染外界环境和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在相似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性状的差别可认为是与环境因素有关。
B.异卵双生子性状的差别可认为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二者所致。
C.遗传性疾病患者亲属所研究疾病的患病率随亲缘级数的降低而降低。
D.若某种疾病在群体中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则发病率高的性别,子女再发危险率高。
下列哪条不是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A.同性性接触
B.异性性接触
C.静脉药瘾
D.日常生活接触
关于霍乱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霍乱弧菌有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型
B.埃尔托生物型弧菌对外坏境的抵抗力较古典生物型弱
C.霍乱弧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D.霍乱弧菌在流行过程中能发生变异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观察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在一项疫苗试验中,对随机选择的1000名2岁儿童接种疫苗并追踪观察十年,其中80%的儿童未患病,对于疫苗效果,哪个结论正确()
A.疫苗非常好,因为有高的免疫率
B.由于没有对未接种儿童进行追踪观察,所以得不出什么结论
C.疫苗并非特别有效,因为免疫率不高
D.未做统计学检验而得不出结论
下列哪种为第一级预防()
A.遗传咨询
B.产前检查
C.筛检
D.康复治疗
在现况调查研究中可出现下列哪些偏倚()
A.失访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
A.爆发
B.散发
C.长期变动
D.流行
下列哪些标准是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A.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随年龄而增长
B.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或不发病
C.迁出该地区后,该病发病率仍居高不降
D.该地区内,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A.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数理法
D.描述法
下列哪项是我国现阶段儿童基础免疫的疫苗()
A.卡介苗
B.百日咳菌苗
C.麻疹疫苗
D.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