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据库应用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对关系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关系达到一定的范式,例如达到3NF,这是()阶段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物理设计阶段
D.逻辑设计阶段
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部门与职员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下面的两个关系中,学号和专业号分别是学生关系和专业关系的关键字: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专业(专业号,专业名)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A.学生关系的“学号”
B.学生关系的“专业号”
C.专业关系的“专业号”
D.专业关系的“专业名”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D.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述工作中,()一般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
A.建立库结构
B.系统调试
C.加载数据
D.扩充功能
数据库设计中,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即确定关系、索引、聚簇、日志、备份等数据的存储安排和存储结构,这是数据库设计的()。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
A.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
C.层次模型
D.关系模型
X→Y,当下列哪一条成立时,称为平凡的函数依赖()。
A.X∈Y
B.Y∈X
C.X∩Y=Φ
D.X∩Y≠Φ
公司有多个部门和多名部门经理,每个部门经理只能在一个部门任职,一个部门也只有一个部门经理,部门与部门经理的联系类型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不清楚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
A.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
B.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
C.实体联系方法
D.结构分析法和模块结构图
设有关系模式R(S,D,M),其函数依赖集:F={S→D,D→M},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问题而引入的。
A.提高查询速度
B.插入、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
C.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可能是1NF
B.必定是1NF
C.必定是3NF
D.必定是BCNF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A→D,B→C,E→A},该关系模式的候选码是()。
A.AB
B.BE
C.CD
D.DE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长度不变的
B.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互不相关的
下述SQL命令中,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的是()。
A.INSERT
B.DELETE
C.REFERENCES
D.SELECT
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阶段的任务。
A.逻辑设计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物理设计阶段
D.需求分析阶段
下列关于冗余数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冗余的存在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B.冗余的存在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
C.不应该在数据库中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D.冗余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
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些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的主要目的()
A.减少数据冗余
B.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加快查询速度
D.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A.完整性约束条件
B.数据结构
C.数据操作
D.并发控制
下面关于基本关系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无所谓
B.关系中列的次序不重要
C.关系中元组不可以重复
D.同一列中的分量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唯一标识一列
B.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唯一标识一行
C.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它能唯一标识一行
D.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它能唯一标识一列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什么?
叙述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点
数据库数据具有哪三个基本特点。
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DDL、DML
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关系、元组、属性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
A.正确
B.错误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而其子集不能,则称该属性组为()。
A.正确
B.错误
SQL的中文全称是()。
A.正确
B.错误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共享可以是无条件的共享。()
A.正确
B.错误
在一个数据库中,模式和外模式都是只有一个的。()
A.正确
B.错误
视图不仅可以从单个基本表导出,还可以从多个基本表导出。()
A.正确
B.错误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逻辑模式。()
A.正确
B.错误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A.正确
B.错误
数据库系统中的外模式/模式映像是唯一的。()
A.正确
B.错误
关系代数中的选择运算是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诸元组。()
A.正确
B.错误
基本表和视图中都存储数据。()
A.正确
B.错误
关系模型中,非主属性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候选码中。()
A.正确
B.错误
基本关系中,行和列的次序都可以任意交换。()
A.正确
B.错误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SQL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强大的语言。它除了具有数据查询和数据操纵功能之外,还具有什么功能?
什么是数据库中的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