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化学
肯定无量纲的平衡常数是
反应A=B和2A=2B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 A、K1=K2 B、K1=2K2 C、K12=K2 D、K1=K22 A.A B.B C.C D.D
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Kf的数值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个无关? A.标准态 B.温度 C.压力 D.体系的平衡组成
下列既表示偏摩尔量又表示化学势的量是
恒温恒压下,某凝聚相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对外做电功W电,同时吸热Q。经此变化后,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可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A.ΔG=O B.ΔG=W电 C.ΔG=-W电 D.ΔG=ΔU-TΔS
拉乌尔定律的公式是
当二组分混合构成理想溶液时,下列何者正确 A.△S=0 B.△H=0 C.△A=0 D.△G=0
挥发性溶质溶于水后,则有 A.水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浓度无关 B.水的蒸气压不变 C.溶液的蒸气压大于纯水的蒸气压 D.溶液蒸气压较纯水的蒸气压为高、低或相等要视体系与组成而定
单一组分的过冷溶液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A.高 B.低 C.相等 D.不可比较
稀溶液的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未加溶质前 A.升高 B.降低 C.相等 D.不一定
对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K的变化
对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少 C.增大 D.无法判断K的变化
下列说法哪一种正确 A.所有标准平衡常数都是无量纲的 B.所有标准平衡常数都是有量纲的 C.有的标准平衡常数有量纲,有的标准平衡常数无量纲 D.无法确定
2000K时反应CO(g)+1/2O2(g)=CO2(g)的Kp为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2(g)=2CO(g)+O2(g)的Kp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A. B.(6.443)1/2 C. D.
拉乌尔定律适用的范围,除了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和气液两相平衡外,还需的条件是 A.理想溶液中的任一组分 B.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 C.理想稀溶液中的挥发性溶质 D.理想稀溶液中的非挥发性溶质 E.任意稀溶液
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相图说明的是 A.封闭体系 B.开放体系 C.未达平衡的开放体系 D.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体系 E.已达平衡的气固液开放体系
反应Ag2CO3(s)=Ag2O(s)+CO2(g)为吸热反应,在383K时平衡常数为96Pa,在CO2分压为1013Pa,温度为383K的烘箱中烘干时 A.碳酸银发生分解 B.碳酸银不发生分解 C.碳酸银发生分解分解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有利于碳酸银的分解 E.降低温度有利于碳酸银的分解
在反应体系 ① C4H10(g)=C2H4(g)+C2H6(g) ② 2NO2(g)=N2O4(g) ③ H2(g)+I2(g)=2HI(g) ④ NH4Cl(s)=NH3(g)+HCl(g) ⑤ CuSO4(aq)+H2O(g)=CuSO4·H2O(s) 中,总压力增大,平衡常数Kx也增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ΔrGm=0,这时ΔrGmθ=-RTKlnK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Kaθ<Qa,则ΔrGm<0,反应可以向右自发进行 B、若Kaθ>Qa,则ΔrGm<0,反应可以向右自发进行 C、若Kaθ=Qa,则ΔrGm=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Kaθ<Qa,则ΔrGm>0,反应不能向右自发进行 E、若Kaθ=Qa,则ΔrGm<0,反应可以向右自发进行 A.A B.B C.C D.D
298 K时,0.005 mol·kg-1 的KCl 和 0.005 mol·kg-1 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1和γ±,2,则有 A、γ±,1= γ±,2 B、γ±,1>γ±,2 C、γ±,1<γ±,2 D、γ±,1≥γ±,2 A.A B.B C.C D.D
对于(l)电解池的阴极;(2)原电池的正极;(3)电解池的阳极;(4)原电池的负极;因为极化而使电极电势负移的电极是其中的 A.(l)和(2) B.(2)和(3) C.(l)和(4) D.(3)和(4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A.强电解质 B.弱电解质 C.无限稀溶液 D.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下列电池中哪一个不能忽略液体接界电势 A、Pt,H2(p1) | HCl(m1) | H2(p2),Pt B、Pt,H2(p1) | HCl(m1) || HCl(m2) | H2(p2),Pt C、Pt,H2(p1) | HCl(m1) | HCl(m2) | H2(p2),Pt D、Zn | ZnSO4(m1) || CuSO4(m2) | Cu A.A B.B C.C D.D
0.3mol·kg-1Na3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A.0.9 B.1.8 C.0.3 D.1.2
对于0.002 mol/kg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是 A、3.175×10-3 B、2.828×10-3 C、1.789×10-4 D、4.000×10-3 A.A B.B C.C D.D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定义是 A.1立方米导体的电导 B.两相距1米的平行电极之间导体的电导 C.面积为l平方米相距1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的电导 D.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能优先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科尔劳乌施定律 适用于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溶液 D.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已知Λm∞(H2O,291K)= 4.89×10-2,此时(291K)纯水中的m(H+) =m(OH-) =7.8×10-8 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A、3.81×10-9 S·m-1 B、3.81×10-6 S·m-1 C、7.63×10-9 S·m-1 D、7.63×10-6 S·m-1
电池在可逆条件下工作,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为 A.零 B.△H C.T△S D.-nEF
298K时有一电池的反应方程式可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A=B 1/2A=1/2B 它们的可逆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则 A、E1=(E2)2 B、E1=2E2 C、E1=0.5E2 D、E1=E2
原电池在不可逆条件下放电时,端电压E1和电动势E的关系: A.E1=E B.E1> E C.E1< E D. 无法确定
化学电池不可逆放电时,其自由能的改变与所做功的关系为 A.-ΔG=W B.-ΔG>W C.-ΔG D.无法确定
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下列因素能影响气体的过电势的是 A.电极材料 B.电流密度 C.温度 D.电极的表面状态 E.溶液的pH
为了测量双液电池的电动势,常在两电极之间连接一个“盐桥”,下列说法中哪些不是主要目的 A.导通测量回路 B.消除溶液的欧姆电压降 C.加速电极反应的进行 D.消除溶液的接界电势 E.避免溶液在直接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
采用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平衡常数时,应用了韦斯顿电桥,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的是 A.通用示波器 B.耳机 C.直流毫伏表 D.直流检流计 E.晶体管整流光点检流计
对于浓差电池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差电池中变化的总结果是物质由一个浓度迁移至另一个浓度,因在电池内部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B.浓差电池中总的变化可看作是物质因浓度差而转移,这种转移是通过电极反应实现的。 C.浓差电池的重要特征是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不等于零。 D.实验测定下列浓差电池Hg-Cd(a1)|CdSO4(a)|Cd(a2)-Hg的电动势中不包含“液体接界电势”。 E.对于(D)项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其电动势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无关。
在下列金属中,对氢具有较高超电势的是 A.Hg B.Pt C.Zn D.Pb E.Cd
表面张力与下述哪些因素无关? A.物质总表面积 B.物质本身性质 C.温度 D.压力
丁达尔效应是光射到胶体粒子上所产生的哪一种现象所引起的 A.透射 B.反射 C.散射 D.折射
表面活性物质一般是指将该物质加入水中后 A.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B.能增大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C.不影响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D.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在毛细管里装入润湿性液体,当毛细管左端加热时,则管内的润湿液体将 A.左移 B.右移 C.不移动 D.左右移动
下列各性质中属于溶胶的电学性质的是 A.布朗运动 B.扩散 C.电泳 D.沉降平衡
当胶粒带电时,在一般情况下,随外加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电动电势ξ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增加也可减少
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是 A.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 B.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到消失 C.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D.不会产生变化
水在两玻璃板间能形成凹液面,当在两块玻璃间放一点水后比不放水前 A.更易拉开 B.更难拉开 C.难易程度差不多 D.无法判断
不属于溶胶三个最基本的特性的是 A.分散性 B.聚结不稳定性 C.多相性 D.动力学稳定性
对大多数纯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为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是 A.θ>90° B.θ=0° C.θ<90° D.θ为任意角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