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桂林理工大学水质工程学

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一般可按( C )的设计水量确定,但不得少于1口井。 A.1%~5% B.5%~10% C. 10%~20% D.20%~25%
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 A.1.5 B.2.0 C.2.5 D.3.5
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一般可采用5%~10%。 A.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
选择加氯点时,应根据( )、工艺流程和净化要求,可单独在滤后加氯,或同时在滤前和滤后加氯。 A.原水水质 B.消毒剂类别 C.水厂条件 D.所在地区
湖泊或水库边的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水体底部的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m,当水深较浅、水质较清,且取水量不大时,其高度可减至( )m。 A. 1.5 B. 1.0 C. 0.3 D. 0.5
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 )计算确定。 A.事故用水量 B.全部设计用水量 C.最大小时用水量 D.70%平均小时用水量
滤池的正常滤速根据滤料类别不同一般分:①8~12m/h,②10~14m/h,③18~20m/h。采用石英砂滤料过滤应该取( )滤速。 A.① B.② C.③ D.不在上述范围内
除铁滤池的滤料一般宜采用天然( )或石英砂等。 A. 锰砂 B.砾石 C.磁铁矿 D.卵石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进水孔的过栅流速有冰絮时为( )m/s;无冰絮时为0.4~1.0/s; A.0.2~0.5 B.0.2~0.6 C.0.2~0.3 D.0.1~0.4
快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宜采用( )。每个滤池应装设水头损失计。 A.0.5~1.0 B.1.0~1.5 C.1.5~2.0 D.2.0~3.0
快滤池冲洗水管断面流速宜为( )m/s。 A.0.5~1.0 B.2.0~2.5 C.1.5~2.0 D.2.0~3.0
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当采用锰砂滤料,其粒径在( ) mm无辅助冲洗,膨胀度满足30%时,冲洗强度一般选18L/(s•m2)。 A.0.6~1.2 B.1.0~1.5 C.1.5~2.0 D.2.0~3.0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 )系统。 A.复用或循环 B.直流或循环 C.复用或直流 D.直流
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 A.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
平流沉淀池的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宜为3~8m,最大不超过15m,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不得小于( )。 A.5 B.6 C.8 D.10
三层滤料滤池宜采用( )配水系统。 A.小阻力 B.中阻力 C.中阻力或大阻力 D.大阻力
通向加氯(氨)间的给水管道,应保证不间断供水,并尽量保持管道内( )的稳定。 A.流速 B.流态 C.水压 D.流量
下列因素属于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素的有( )。 A、营养物质; B、溶解氧; C、PH值; D、水
管网的水头损失和( )有关。 A、管材 B、管段长度 C、流速 D、管径
防治给水管道腐蚀的方法中,金属管内壁喷涂( )等,以防治金属和水接触而产生腐蚀。 A、水泥砂浆 B、沥青 C、涂料 D、保护层
地下水取水购置物的形式有( )、辐射井等。 A、管井 B、大口井 C、渗渠 D、复合井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根据( )基本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A、注意避开河流上的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 B、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C、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河流将直接影响取水水质 D、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水凌、支流和咸潮等影响
涡流絮凝池的特点有( )。 A、容积小,絮凝时间短 B、造价较低 C、效果较差 D、水头损失小
水厂的总体布置原则是( ),并考虑日后留有发展的可能。 A、流程合理 B、管理方便 C、美化环境 D、节约用地
污水管道系统减少控制点埋深,一般可以通过( )途径。 A、设置总部泵站提升水位 B、设置局部泵站提升水位 C、填高控制点的地面高程 D、加强管材
城市污水中的设计流量是( )设计流量三者之和。 A、居住区生活污水 B、工业企业生活污水 C、工业废水 D、居住区生活废水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先利用( )。 A、工业余热 B、废热 C、太阳能 D、地热
水量平衡图是用凸显和数字表示出中水原水的( )之间的关系。 A、收集 B、储存 C、处理 D、使用
离子交换的运作操作步骤有( )。 A、交换 B、清洗 C、反洗 D、再生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 )部分。 A、水算 B、井筒 C、排水管 D、连接管
水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的原则有( )。 A、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减少时钟的土方量 B、在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 C、各处理构筑物的连接管的允许流速应满足相关要求 D、在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压力流
3.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0.15,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 ) A.较好 B.差 C.好 D.以上都不对
.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A.正确 B.错误
15.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 A.横向潜孔 B.竖向潜孔 C.穿孔墙 D.三角堰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 )系统。 A.复用或循环 B.直流或循环 C.复用或直流 D.直流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 ),日变化系数宜采用( ),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A.1.3~1.6;1.1~1.5 B.1.2~1.6;1.15~1.4 C.1.3~1.5;1.1~1.3 D.1.2~1.5;1.1~1.3
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 A.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
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 )比较确定。 A.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
每个无阀滤池应设单独的进水系统,( )系统应有不使空气进入滤池的措施。 A.出水 B.冲洗 C.排水 D.进水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淋水装置(穿孔管或莲蓬头)时,孔眼直径可采用( )mm,孔眼流速为1.5~2.5m/s,安装高度为1.5~2.5m。当采用莲蓬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2。 A.2~6 B.3~6 C.4~8 D.5~10
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曝气池容积可按( )分钟处理水量计算;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比可为1:6~1:8,叶轮外缘线速度可为4~6m/s。 A.20~40 B.20~30 C.15~30 D.10~20
下面关于给水工程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2)给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经济效益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3)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有关影响给水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4)对繁重和频繁的手工操作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设备,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 A.(1)、(3) B.(2)、(3) C.(1)、(4) D.(1)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 )。 A.85%~90% B.90%~97% C.97% D.90%
滤池的工作周期,宜采用( )h。 A.8~12 B.10~16 C.10~18 D.12~24
移动罩滤池过滤室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料的( )高度再加保护高。 A.滤层 B.平均 C.最大膨胀 D.水头损失
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以及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城镇水厂的自用水率一般可采用供水量的( )。 A.1%~5% B.3%~8% C.5%~10% D.8%~15%
. 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跌水装置时,跌水级数可采用( )级,每级跌水高度为0.5~1.0m,单宽流量为20~ 50m3/(h•m)。 A.1~2 B.2~3 C.1~3 D.2~4
加氯、加氨设备及其管道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 A.阀门 B.检修工具 C.管径 D.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