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已完成10题目 / 共20题 【单选题】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句话不能说明( ) A每个强盗对自己究竟拿了多少赃物都不清楚 B强盗们为了抢劫方便,人为地制造了极大的混乱 C强盗们抢的赃物数量之大是惊人的 D强盗们的罪行是令人发指的
【单选题】下列有关八国联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国联军包括西班牙 B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 D侵略军曾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单选题】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实际侵略权益是( ) A割地 B赔款 C驻军 D开埠通商
【多选题】1915年中国居民王某同邻居谈论自己的四个儿子,其中表述有可能的是()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老二在北京的外交部工作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住在上海租界内
【多选题】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 A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B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C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 D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判断题】19世纪末,有人题楹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楹联所指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对 B错
【判断题】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全面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对 B错
【判断题】慈禧太后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A对 B错
【判断题】1900年,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是英国海军中将瓦德西。 A对 B错
【问答题】“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问答题】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单选题】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时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单选题】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其中,“势力范围”在山东省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单选题】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帝国主义在华的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单选题】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为争夺中国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最激烈的是() A美日 B俄日 C英德 D英法
【单选题】刺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野心并计划列强争夺中国矛盾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单选题】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单选题】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目的是()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有了独立的对外政策
【单选题】19世纪末,俄英换文协议“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不在长江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铁路让与权”其真正目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 B俄国向英国妥协 C划分势力范围 D英国向俄国妥协
【单选题】列强侵华,国人慨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列强瓜分中国时期
【单选题】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创这一先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单选题】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
【单选题】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HYPERLINK "http://www.zikao365.com/web/zcxx/" \o "政策" \t "_blank"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多选题】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A德国将山东划入其势力范围 B法国将云南和广东、广西划入其势力范围 C英国将长江流域划入其势力范围 D日本将福建划入其势力范围
【多选题】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主要包括()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判断题】德国强占胶州湾,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A对 B错
【判断题】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而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A对 B错
判断题】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广西和云南、广东两省邻近越南地区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A对 B错
【判断题】由于列强在华争夺激烈,谁也无力独占中国,于是接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A对 B错
【问答题】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答题】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画了这样一幅画(见下图《时局图》)来表现中国当时的形势。你在这幅图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单选题】领事裁判权,这一不平等特权,最早由()国在中国享此特权。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单选题】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是从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黄埔条约》
【单选题】片面最惠国待遇,是从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A中英《虎门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中俄《瑷珲条约》
【单选题】《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海关主权
【单选题】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即指()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招募华工出国 D开设工厂
【单选题】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单选题】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单选题】史学家蒋廷献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辟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日本、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单选题】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 A《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B《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题】首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单选题】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单选题】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把通商口岸的开放深入到长江上游 B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C相关内容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条约内容得到了完全的执行
【多选题】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A都规定了割地 B都有赔款 C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D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多选题】从1858年到1881年,俄国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暧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定伊犁条约
【判断题】1860年10月清政府同英法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A对 B错
【判断题】1885正当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于4月7日下令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订立《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合约要求中国承认朝鲜是法国的保护国。 A对 B错
【判断题】《辛丑条约》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 A对 B错
【判断题】中美《望厦条约》 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A对 B错
【问答题】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