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衡水学院—建筑力学
切线支距法又称()偏角法是一种()的测设方法 A:极坐标法,距离交汇法 B:直角坐标法,距离角度交汇法 C:直角坐标法,角度交汇法 D:距离交汇,角度交汇法
施工控制网又称场控制,包括() A:平而控制与高程控制 B:GPS控制网 C:导线与三角网 D:水准网
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A:两点直线形 B:三点直线形 C:三点直角形 D:四点丁字形
某隧洞进口地板设计高程分明为45.500米和44.700米,隧洞全长为400米,隧洞为均坡,则离出口100米处的隧洞底板高程为() A:45.700米 B:45.300米 C:44.900米 D:44.500米
当隧洞较长,且地形复杂的山岭地区,可采用()进行隧洞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A:直接定线法 B:三角测量法 C:导线测量法 D:前方交汇法
两侧等高线具有不同的疏密度的上下两不同坡面的交线,称为() A:山脊线 B:山谷线 C:山腰线 D:山脚线
用角度交会法进行桥墩定位时,交会的精度与交会角有关,交会精度最高的交会角范围是() A:30°-120° B:60°-120° C:90°-110° D;30°-150°
如图所示,已知Hm=50m,Hn=51n量得mF=3m,mn=4nm,F点的高程为()n A:50.25 B:50.50 C:50.75 D:50.95
隧洞洞内高程有洞外水准点引入,一般每隔()m左右设置一水准点 A:20 B:30 C:40 D:50
管道竣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A;测绘竣工总平面图与横断面图 B:测绘竣工总平面图 C;测绘竣工总平面图与纵断面图 D:测绘竣工纵断面图
在高层建筑物的竖向投测施工中,一般规定在本层竖向偏差不得超过()mm A;±2.5 B:±5.0 C:±7.5 D:±10.0
桥梁三角网一般不布设成() A:大地四边形 B:中点多变形 C:双三角形 D:双大地四边形
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是以()地图为基础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A:1:10万 B:1:20万 C:1:50万 D:1:100万
为了放样18米的一段水平距离,其两点高差为0.2米,所用尺子的尺长方程式为:L=30+0.005+1.20×10×30×(t-20°C)若放样时的温度为100C,则放样时读数应为() A:18.00O3m B:17.9937m C:18.0017m D:17.9874m
对于大中型建筑场地,在建筑物布置整齐,密集时,应采用(),对于面积不大,建筑物又不太复杂的场地则采用() A:三点直线形,建筑方格网 B:建筑方格网,建筑基线 C: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 D;三点直线形,五点十字形
施工测量的精度() A:取决于设计图的比列尺,取决于建筑结构和施工方法 B:不取决于设计图的比列尺,不取决于建筑结构和施工方法 C:不取决于设计图的比列尺,取决于建筑和施工方法 D:取决于设计图的比列尺,不取决于建筑结构和施工方法
已知水准点A的高度为8.500米,要测高程为8.350米的B点,若在A和B 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读数为1.050米,则视线高和前室B点的读数应为() A:9.400m,0.900m B:9.400m,1.200m C:9.550m,0.900m D:9.550m,1.200m
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一般由几个水准点的组成? A:2 B:3 C:4 D:5
在路线右脚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32°40′00″,前视读数为172°18′12″则分角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A:51°14′33″ B:102°29′06″ C:153°43′39″ D:204°58′12″
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时和中平侧量各采用()方法 A:高差法,视线高法 B:高差法,高差法 C:视线高法,高差法 D:视线高差法,视线高法
若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450,550)m,(350,650)m 则A至B 的坐标方位角为() A:45° B:135° C:225° D:315°
1:2000丘陵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m A:0.5 B:1 C:2 D:5
已知直线AB间的距离为29.146米,用钢尺侧得其值为29.134米,则该观测值的真误差为() A:+0.018m B:-0.012m C:+0.006m D:0.002m
视距测量的精度约为() A:1/10000-1/40000 B:1/2000-1/5000 C:1/1000-1/2000 D:1/200-1/300
水准仪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竖轴 A:水平 B:基本铅直 C:与视线准轴平行 D:与十字丝横丝平行
已知aAB=210°00′00″,SAB=100m,则∆X∆Y分别为()m A:86.6,50 B:86.6,-50 C:-86.6,50 D:-86.6,-50
小地区控制测量是指面积小于()kmm2的控制测量 A:10 B:15 C:20 D:25
罗盘仪的瓷枕北端 A:指向北方 B:指向南方 C:绕有几圈铜丝 D:不能用来在刻度盘上读数
在地形图中,为了便于计数,每隔四条高等加粗一条,次等高线称为() A:首曲线 B:间曲线 C:计曲线 D:肋曲线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08米,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米,导线全长为392.90米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A:1/4000 B:1/3500 C:1/3929 D:1/4500
已知aAB=337°00′00″,右角∠ABC=192°14′00″,则直线BC的方位角为() A:79°16′00″ B:169°16′00″ C:259°16′00″ D:324°46′00″
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72.36m±0.025m,D2=50.17m±0.025m,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 A:D1精度高 B:D2精度高 C:精度相同 D:无法比较
按图表的作用是() A:表示本图的代号 B: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C:表示本图幅与其它图幅的位置关系 D:其余选项都不是
中误差反映的是() A;测量数据离散度的大小 B:真差的大小 C:似真差的大小 D:相对误差的大小
导线计算中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 A:均按平均分配 B:按边长成正比配线,按角度数平均分配 C:按角度数平分配,按边长成正比分配线 D:按角度数反符号平均分配,按边长成正比符号分配
测绘地形图,对那些主要的,具有概括性,代表性的轮廓控制点或转折点,应 A:一律舍去 B:一个不漏地测定 C:综合取舍 D:不立尺
高斯投影后,中央子午线为() A:x轴 B:y轴 C:东西方向 D:变形很大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是() A:山脊线 B:山谷线 C:山脚线 D:等高线
自动安平水准仪经粗平照准后 A:不需要精平就能获得视线水平的读数 B:必须精平才能获得视线水平时的读数 C:不需要精平,但会影响读数精度 D:可以精平,也可以不精平,都能获得视线水平时的读数
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则其中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A;02.m,0.4m,1.0m B:0.1m,0.2m,0.5m C:0.05m,0.1m,0.25,m D:0.5m,1.0m,2.5m
附和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之处在于() 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B: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C: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D:坐标增量计算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10米,高差为H=-5米,则地面上两点iAB为()、 A:-5% B:+5% C:-6% D:+6%
1:2000丘陵地形图的基本等高度距为() A:45° B:135° C:225° D:315°
1:2000丘陵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m. A:0.5 B:1 C:2 D:5
已知直线AB间的距离为29.146米,用钢尺测得其值为29.134米,则该观测值的真误差为() A:+0.018m B: -0.012m C:+0.006m D:-0.002m
视距测量的精度约为 A:1/10000-1/40000 B:1/2000-1/5000 C:1/1000-1/2000 D:1/200-1/300
水准仪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 竖轴 A:水平 B:基本铅直 C:与视准轴平行 D:与十字丝横丝平行
已知 AB = 210°00200” SAB=100m,则4X、AY分别为()m. A:86.6、50 B"86.6、-50 C"-86.6、50 D:-86.6、-50
小地区控制测量是指面积小于()km2的控制测量 A:10 B:15 C:20 D:25
坐标正算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A: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竖直角、边长 B: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点的坐标、边长 C: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永平角、边长 D: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转折角、边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