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质量互变的观点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 (A) 辩证法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 培根、洛克 英国 (B) 圣西门 法国、欧文 英国 (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斯密、李嘉图 英国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