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
公海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公海自由,这就决定了公海是 A.是共有物 B.是无主物 C.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 D.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关于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正确表述,应是 A.人类的共有物 B.无主物 C.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D.可以自由占取之物
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国际法汇总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国际法基本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表明了 A.如果改变基本原则必须经过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B.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强制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C.国际社会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国际法基本原则 D.各个国家都必须严格遵守和绝对执行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A.人类法律良知 B.国家之间的协议 C.最高规范的效力 D.自然法的效力
通过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情况有 A.因收养 B.因婚姻 C.因长期居住 D.自愿申请
构成现代外交关系法渊源的主要国际公约包括 A.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B.1969年《特别使团公约》 C.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D.1946年《联合国特权及豁免公约》
条约的基本特征有 A.是国际法主体间签订的协议 B.以国际法为准 C.应是书面形式规定 D.必须登记
《联合国宪章》第33条规定的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 A.谈判 B.调解 C.报复 D.仲裁
国际法形成不同的学派是由于 A.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的观点不同 B.对国际法主体的观点不同 C.对国际法是否是法的观点不同 D.对国际法渊源的观点不同
国际法制定的方式是 A.联合国大会决议 B.国家间协议 C.国际法委员会决议 D.国际法协会决议
国际人权保护的报告及审查制度是指 A.各缔约国将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有关机构提交报告,由有关机构审查 B.有关人权机构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 C.缔约各国相互将履行人权公约做出报告并加以审查 D.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不具有以下特性 A.其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属于自身所固有 B.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其成员国通过协议所赋予的 C.国际组织的职权一般通过组织章程明确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因而具有有限性 D.国际组织是一种有限的、派生的国际法主体
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
国家对于外国人在他的国籍国领域侵害该国及其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为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 A.保护性管辖 B.领域管辖 C.普遍管辖 D.国籍管辖
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方式包括 A.举手表决 B.不记名投票表决 C.唱票表决 D.不经表决而敲槌通过
下列海域中属于沿海国领土的有 A.港口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国际法允许单方终止条约的情况是 A.缔约一方违背条约义务 B.情势变迁 C.违反国内法 D.与强行法冲突
国际法院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 A.当事国协议适用的法律 B.一般法律原则 C.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D.“公允及善良”原则
国家继承的对象是 A.国家的职能 B.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C.国家的主权 D.国家的基本权利
国家一般不拒绝外国人出境,除非他们 A.属于某一特定人种 B.信奉某一特定宗教 C.属某一特定政治团体 D.有未了结的司法案件或债务
航空器的国籍是指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 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 D.机长的国籍
划界过程中的法律文件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如果产生不一致,按照惯例一般应以以下哪个为最后标准 A.界桩位置 B.条约 C.附图 D.边界议定书
甲国采用出生地主义,乙国采用血统主义,现甲国籍父母在乙国生下子女,该子女便可能具有( )国籍 A.乙国 B.甲国 C.甲、乙国 D.无国籍
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幢房屋。乙国某公司欲租用该房屋,被詹某拒绝。该公司遂强行占用该房屋,并将詹某打伤。根据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则,下列救济方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A.詹某应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请求 B.詹某可以将此事件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 C.詹某应向甲国驻在乙国的外交团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 D.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国际法院的特别程序包括 A.临时保全措施 B.初步反对主张 C.起诉 D.第三国参加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有 A.断绝外交关系 B.断绝领事关系 C.处于敌国领土上的人员地位变化 D.原有条约关系变化
根据各国的实践,国际条约被接受为国内法的方式包括 A.转化方式 B.纳入方式 C.混合方式 D.补充方式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规定的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予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主权平等的原则 B.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的原则 C.民族自决原则 D.集体协助原则
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 B.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 C.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 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甲国人詹氏,多次在公海对乙国商船从事海盗活动,造成多人死亡;同时詹氏曾在丙国实施抢劫,并将丙国一公民杀死。现詹氏逃匿于丁国。如果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根据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乙国 B.丁国有义务将詹氏引渡给丙国 C.丁国有权拿捕詹氏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 D.甲国有权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詹氏归案
甲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甲国的船舶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的某海底进行矿业开采作业时,其活动应遵守国际法的哪一制度 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 B.甲国有关海洋采矿的国内法 C.国际海洋区域开发制度 D.公海自由制度
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 A.1625年格老秀斯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法》 B.1643—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里亚公会 C.1609年格老秀斯发表的《海洋自由论》 D.1789年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
联合国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主要机构是 A.联合国大会 B.安全理事会 C.秘书处 D.?国际法委员会
作为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 B.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 C.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的能力 D.有领土、居民和政府
可以构成国际罪行的国家行为包括 A.严重违背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 B.严重违背对维护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利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 C.大规模地严重违背对保护人类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 D.严重违背对维护和保全人类环境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
国家领土包括 A.领陆 B.领水 C.领空 D.底土
按照1969年《条约法公约》的规定,禁止保留的情况包括 A.绝大多数国家不同意保留 B.条约仅准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保留不在其内 C.条约本身禁止保留 D.保留不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某国批准国际条约后,还必须经过该国的国会将条约内容制定为法律,该国法院才能适用条约的规定,这种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是 A.直接适用 B.自动执行 C.条约的遵守 D.转化
目前,欧洲人权法院的管辖性质属于 A.约定管辖 B.自由管辖 C.强制管辖 D.任择性强制管辖
难民待遇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 A.不承认原则 B.不歧视原则 C.不干涉原则 D.不推回原则
人权问题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之后 D.1966年两个国际人权公约通过之后
如果某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是由海峡沿岸国的一个岛屿和该国大陆形成的,并且该岛向海一面有一条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同样方便的航道,则该海峡适用的航行制度是 A.无害通过 B.过境通行 C.许可通过 D.自由航行
所有国家的船舶在群岛水域享有 A.航行权 B.过境通行权 C.无害通过权 D.捕鱼权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制定的“日内瓦海洋法公约”包括 A.《领海与毗连区公约》 B.《公海公约》 C.《大陆架公约》 D.《专属经济区公约》
划出群岛水域时,应受下列条件的限制 A.在基线所包围的区域内,水面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例应为1:1到9:1 B.群岛基线长度一般不超过100海里 C.群岛基线长度一般不超过200海 D.群岛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群岛的一般轮廓
外国人的本国为其国民提供外交保护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被保护的外国人必须具有保护国的国籍 B.被保护的外国人必须具有保护国的住所 C.在所在国已经“用尽当地救济” D.该外国人的本国对东道国的国民实施对等保护
下列关于域外庇护说法正确的是 A.又称外交庇护 B.包括国家在驻在国的使馆内给外国人以保护 C.包括国家在军舰和商船内给外国人以保护 D.只适用于拉丁美洲国家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