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

脊髓 A.没有明显的节段性,分段标志是脊神经前、后根 B.共有30个脊髓节段,即7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C.成人脊髓长度与脊柱等长 D.脊髓尾节平对尾骨背面 E.以上都不对
薄束和楔束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 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 D.终于脊髓板层I~V E.贯穿脊髓全长
脊髓灰质 A.主要成份是神经元突起和神经胶质 B.可分为根细胞和柱细胞两大类 C.根细胞为联络性神经元 D.柱细胞发出纤维至效应器 E.围绕在白质的周围
从延髓脑桥沟出入脑的神经,自内侧向外侧分别为 A.展神经、面神经 B.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C.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 D.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E.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
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是 A.视神经 B.展神经 C.动眼神经 D.三叉神经 E.滑车神经
位于脑桥内的核团是 A.蜗神经核 B.舌下神经核 C.脚间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疑核
关于薄束核及楔束核的描述何者错误 A.传导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B.在感觉传导路上属第二级神经元 C.发纤维组成内侧丘系交叉 D.经对侧内侧丘系上行 E.止于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小脑不包括 A.扁桃 B.蚓垂 C.蚓锥体 D.蚓结节 E.尾叶
小脑核不包括 A.栓状核 B.齿状核 C.球状核 D.顶核 E.杏仁核
新小脑损伤出现 A.肌张力低下 B.共济失调 C.意向性震颤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松果体位于 A.背侧丘脑 B.下丘脑 C.上丘脑 D.后丘脑 E.底丘脑
底丘脑位于 A.中脑中央灰质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度区 B.中脑顶盖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C.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D.大脑脚底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E.中脑顶盖和下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额叶不包括 A.眶回 B.嗅三角 C.海马沟 D.前穿质 E.Broca区
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 A.又称新纹状体 B.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 C.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 D.包括纹状体,屏状核 E.参与组成边缘系统
内囊位于 A.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B.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C.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之间 D.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 E.豆状核,尾状核与屏状核之间
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 A.右侧肢体瘫痪 B.左侧肢体瘫痪 C.伸舌偏向右侧 D.口角偏向右侧 E.右侧额纹消失
下列哪个结构与内脏活动关系密切 A.纹状体 B.黑质 C.丘脑 D.扣带回 E.角回
臂丛由哪些脊神经前支组成 A.颈4~8、胸1 B.颈5~7、胸1 C.颈5~8、胸1 D.颈5~8、胸1~2 E.颈4~7、胸1
支配喙肱肌的神经是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关于肋间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共计12对 B.是脊神经前根 C.只含有支配肋间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D.在肋间内外肌之间,肋间血管的下方前行 E.在肋缘下方走,又名为肋下神经
腓浅神经不管理 A.腓骨长肌 B.腓骨短肌 C.第2—5趾背侧皮肤 D.胫骨前肌 E.小腿外侧皮肤
通过海绵窦外壁的脑神经 A.Ⅲ、Ⅳ、Ⅴ、Ⅵ对脑神经 B.Ⅲ、Ⅳ、Ⅴ对脑神经 C.Ⅲ、Ⅳ、Ⅵ对脑神经 D.Ⅲ、Ⅳ对及眼神经、上颌神经 E.Ⅲ、Ⅳ、Ⅵ对及眼神经
面神经管理 A.面部皮肤感觉 B.舌前2/3味觉 C.咀嚼肌运动 D.茎突舌肌运动 E.无以上情况
迷走神经不支配 A.环甲肌 B.乙状结肠 C.咽中缩肌 D.胃 E.十二指肠
关于副神经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由颅根和脊髓根合并形成 B.由枕骨大孔出颅 C.其内支加入迷走神经 D.其外支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E.为运动性神经
内脏神经的说法何者错误 A.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B.中枢在脑和脊髓内 C.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 D.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神经节内 E.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A.胸1~12脊髓节 B.胸1或颈8~腰2或腰3脊髓节 C.骶2~4脊髓节 D.胸1~腰4脊髓节 E.胸1~骶3脊髓节中枢神经系统
至瞳孔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 A.颈上神经节 B.颈下神经节 C.胸1~4椎旁神经节 D.耳神经节 E.睫状神经节
不属于椎前神经节的是 A.腹腔神经节 B.主动脉肾节 C.肠系膜上神经节 D.肠系膜下神经节 E.奇神经节
交感神经兴奋时 A.瞳孔开大 B.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胃肠蠕动加快 E.冠状动脉收缩
至躯干四肢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 A.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 B.全部交感神经节 C.全部椎旁神经节 D.全部腰交感神经节 E.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瞳孔散大是由于损伤了 A.视神经 B.迷走神经 C.动眼神经 D.三叉神经 E.交感神经
右侧外侧膝状体损伤后出现 A.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B.双眼视野左侧偏盲 C.双眼视野鼻侧偏盲 D.双眼视野右侧偏盲 E.右眼全盲
面神经核上瘫 A.病灶的对侧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 B.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 C.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 D.病灶的对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 E.患侧额纹消失
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D.丘脑前核 E.丘脑底核
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是 A.脑桥动脉 B.前交通动脉 C.脉络膜丛前动脉 D.后交通动脉 E.大脑中动脉
脑脊液 A.产生于脑室的室管膜上皮 B.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充满蛛网膜下隙 D.经室间孔流入硬脑膜窦 E.经蛛网膜粒渗入下矢状窦
有关内分泌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没有排泄管 B.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称激素 C.激素直接入血液或淋巴 D.内分泌腺体积小,分泌的激素量也小 E.内分泌腺具有丰富的血供和自主神经分布
影响性腺发育的腺体是 A.垂体 B.甲状腺 C.甲状旁腺 D.肾上腺 E.松果体
系统解剖学阐述的内容不包括 A.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 B.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毗邻关系 C.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 D.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意义 E.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病机制
关于解剖学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直立 B.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 C.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D.手掌向内侧 E.足尖向前
长骨不包括 A.腓骨 B.胸骨 C.指骨 D.掌骨 E.跖骨
有关红骨髓正确的是 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不存在于板障内 C.胎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D.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E.以上全不对
骨的有机质主要是 A.碱性磷酸钙 B.弹性纤维 C.尼氏体 D.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 E.碳酸钙
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进行调节、平衡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关于胸椎的特点是 A.横突上有横突孔 B.棘突分叉 C.上、下关节突不明显 D.棘突水平伸向后方 E.椎体侧面后部有肋凹
构成翼点的骨不包括 A.额骨 B.顶骨 C.颞骨 D.筛骨 E.蝶骨
关于锁骨正确的是 A.是自由上肢骨 B.内侧1/3凸向前 C.支撑上肢骨 D.位于喙突下方 E.常见骨折在中、外1/3交点处
不属于自由上肢骨的是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锁骨 E.掌骨
关于髋骨正确的是 A.属于扁骨 B.左右髋骨与骶骨组成骨盆 C.合成髋臼的部分是髂、耻、坐骨的体 D.髋臼内有环形的关节面参与髋关节 E.无上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