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多选题,3.3分] 在车床上能够加工的表面有( )。 A.平面 B.外圆面 C.锥面 D.曲面 E.螺纹
[单选题,3.3分] 一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是指( )。 A.这种方法的最高加工精度 B.这种方法的最低加工精度 C.在正常情况下的加工精度 D.在最低成本下的加工精度
[单选题,3.3分]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辅助基准 D.自为基准
[单选题,3.3分]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质使之变成所需成品的过程称为( )。 A.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工艺规程 D.生产规程
4[单选题,3.3分] 时间定额就是完成零件某一( )所规定的工时。 A.工艺过程 B.工序 C.走刀 D.工步
[单选题,3.3分] 当单件生产某一零件时,最适宜的毛坯生产方法是( )。 A. 砂型铸造、机器造型 B.砂型铸造、手工造型 C.压力铸造 D.模型锻造
[单选题,3.3分]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 )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准 D.基准统一
[单选题,3.3分] 有色金属一般不采用( )进行加工。 A.金刚镗 B.高速精车 C.磨削 D.高速铣削
[单选题,3.3分] 加工Φ20mm以下未淬火的小孔,尺寸精度IT8,表面粗糙度Ra3.2-1.6,应选用( )加工方案。 A.钻-镗-磨 B.钻-粗镗-精镗 C.钻-扩-铰 D.钻-扩-磨
9[单选题,3.3分] 加工10件,变速箱轴承孔Φ62J7,Ra0.8μm,其加工方案是( )。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B.粗铣—半精铣—精铣 C.粗镗—半精镗—精镗 D.粗拉—半精拉—精拉
0[单选题,3.3分] 封闭环是( )。 A.尺寸链中直接获得的尺寸 B.尺寸链中最后间接获得的尺寸 C.尺寸链中中间获得的尺寸 D.尺寸链中的组成环
11[单选题,3.3分] 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最基本的原则是( )。 A.先精后粗 B.先孔后面 C.先次后主 D.先粗后精
12[单选题,3.3分] 保证装配精度的修配法适用于 ( )。 A.大批量生产 B.单件小批生产 C.组成环数多 D.装配精度要求高
13[单选题,3.3分] 淬火工序一般应安排在( )。 A.粗加工前 B.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之间 C.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 D.精加工之后
14[单选题,3.3分] 零件的生产纲领就是包括废品、备品在内的( )。 A.一个月的产量 B.一个季度的产量 C.半年的产量 D.一年的产量
[单选题,3.3分] 零件加工时,粗基准面一般为( )。 A.工件的毛坯表面 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C.工件的待加工表面 D.工件的加工表面
[单选题,3.3分] 工序是构成( )。 A.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B.安装的基本单元 C.工步的基本单元 D.走刀的基本单元
[单选题,3.3分] 调质一般安排在( )。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之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单选题,3.3分] 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 A. 经验估算法 B.查表修正法 C.分析计算法 D.基准法
[单选题,3.3分]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 )。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 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 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单选题,3.3分]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 )。 A. 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 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 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多选题,3.3分] 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有( )。 A.先加工粗基准,再加工精基准 B.先粗后精 C.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 D.先淬火后加工 E.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多选题,3.3分] 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是( )。 A.保证加工质量 B.减小切削力 C.减小刀具的磨损 D.合理使用设备 E.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多选题,3.3分]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 A.互换装配法 B.选择装配法 C.结构装配法 D.修配装配法 E.调节装配法
[多选题,3.3分] 在零件的成本中,属于工艺成本的有( )。 A.材料费 B.运输费 C.工人的工资 D.机床的维修费 E.车间的照明、取暖费
[多选题,3.3分] 工艺基准包括 ( ) A.定位基准 B.粗基准 C.设计基准 D.测量基准 E.装配基准
[多选题,3.3分]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方法有( )。 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 B.提高切削用量 C.修改产品设计 D.采用多刀加工 E. 采用连续加工
[多选题,3.3分] 装配工艺的装配精度包括 ( ) A.相互位置精度 B.测量精度 C.加工精度 D.相对运动精度 E.相互配合精度
[多选题,3.3分]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 ( ) A.前一工序的公差 B.后一工序的公差 C.前一工序的表面粗糙度 D.后一工序的表面粗糙度 E.本工序的安装误差
[多选题,3.3分] 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基准重合原则 B.装夹方便可靠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基准统一原则 E.互为基准原则
[多选题,4.3分] 工件在机床上装夹的方法有 ( ) A.找正法装夹工件   B.减小切削力安装法 C.用夹具安装工件 D.合理使用设备安装法 E.划线安装法
[单选题,3.7分] 重复限制工件某个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之为 (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单选题,3.7分] 夹具定位元件上的小平面限制工件的( )自由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单选题,3.7分] 车床上所用夹具如三爪卡盘、拨盘等是( )。 A.专用夹具 B.组合夹具 C.随行夹具 D.通用夹具
[单选题,3.7分] 夹紧机构中确定夹紧力大小时,最好的状况是夹紧力应( )。 A.尽可能的大 B.尽可能的小 C.大小适当 D.都行
[单选题,3.7分] 工件安装时,绝对不能采用(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单选题,3.7分] 定位的实质就是消除工件的( )。 A.自由度 B.支撑点 C.移动方向 D.误差
[单选题,3.7分]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工件安装方式是( )。 A.自由安装 B.划线找正安装 C.夹具安装 D.刀架安装
8[单选题,3.7分] 采用削边销而不采用普通销定位主要是为了( )。 A.避免过定位 B.避免欠定位 C.减轻质量 D.减小粗糙度
[单选题,3.7分] 在一个立方体上铣一通槽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0[单选题,3.7分] 在确定夹紧力的着力点和方向时,应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元件可靠的接触,为此,主要夹紧力应( )装置基面。 A.垂直 B.平行 C.成45度角 D.任意角度
11[单选题,3.7分] 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应考虑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 )。 A.减小毛坯余量 B.提高切削速度 C.减少测量次数 D.增大稳定性
[单选题,3.7分] 在夹具中,较长的V形架用于工件圆柱表面定位可以限制工件( )自由度。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单选题,3.7分] 夹紧机构中的最终执行元件是( )。 A.动力装置 B.中间传力机构 C.夹紧元件 D.中间传动装置
[单选题,3.7分] 安装是指( )。 A.放置 B.定位 C.放置+夹紧 D.定位+夹紧
[单选题,3.7分] 夹紧力作用点应能保持工件定位稳定,不致引起( )。 A.工件的位移 B.工件的应力 C.工件温度的提高 D.工件强度降低
16[单选题,3.7分] 在夹具中,用一个平面对工件进行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自由度。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7[单选题,3.7分] 夹具的作用之一是( )。 A.保证加工精度 B.保证机床精度 C.保证刀具质量 D.保证切削用量
[单选题,3.7分] 长套限制工件( )自由度。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单选题,3.7分] 广泛应用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的夹具是( )。 A.随行夹具 B.专用夹具 C.组合夹具 D.通用夹具